台灣省城: 臺灣人共同資產

 清光緒七年(1881年),福建巡撫岑毓英便感到臺灣中路防衛不足,便命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劉璈調查彰化一帶,之後劉璈贊成將巡道調往中路,並建議選擇貓霧拺、上橋頭、下橋頭或烏日莊等地擇一建城。之後到了光緒十三年(1887年)劉銘傳來臺勘察後,確定選擇橋仔頭作為臺灣省會,亦為臺灣府府治所在,周圍改為臺灣縣,而原臺灣府與臺灣縣則改成臺南府安平縣。

 台灣省城的範圍在頂橋仔頭到東大墩一帶,包含了三分之一的東大墩街,另外也涵蓋了整條新莊仔街並至旱溪西側為止。

 土地方面,東邊原為仕紳吳鸞旂所有,南邊與考棚東南邊的地原屬霧峰林家,城中央原屬樹仔腳林家的地,而城北與西門外則是之前被抄收的地,面積共計約為375甲6分。

 築城工程自光緒十五年(1889年)八月始,由臺灣府臺灣縣知縣黃承乙監造、吳鸞旂為總理,工人則主要來自兵勇,另外還有從上海招募來的50名木工與泥水匠師。築城費用共21萬5000銀兩,由彰化、苗栗、雲林、臺灣四縣的經費分攤。然而城尚未築完,便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二月停工,而接任劉銘傳的邵友濂更是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二月將省會移到臺北府,之後因經費不足,直到乙未割臺時城池仍處於未完工狀態。

 日治時期,這些城池全被拆除,僅留下大北門城樓,該城樓後來移到臺中公園砲臺山旁,改稱望月亭作涼亭使用,其內仍有當年臺灣知縣黃承乙所書之「曲奏迎神」匾額。

 臺灣最後一座城牆都市: 臺中

 臺灣省城的城牆接近八角形,厚1丈5尺,而城門高1丈5尺3寸。城垣實際完成部分為大北門經小北門到西門這段約650丈長的部分,此外大多僅築成150公分高的牆基。城門部分則共有八門四樓,分別是大東門「靈威門朝陽樓」、小東門「艮安門」、大西門「兌悅門聽濤樓」、小西門「坤順門」、大南門「離照門鎮平樓」、小南門「巽正門」、大北門「坎孚門明遠樓」、小北門「乾健門」,此外在大北門外還設有接官亭。而在城內部分則建有臺灣縣署、文廟、儒考棚(今尚存)、演武廳、城隍廟等建築。分別通往當時的大戶,包括霧峰林家、太平吳家、林家等。

 台中人的故事: 1889-1950年

 場景回到台中,1889年,一群台中仕紳被清國劉銘傳牽著走,大家出錢出力蓋新省城,兩年不到的時間便已完成八座城門、四座祭壇、考棚、縣衙、文廟、城隍廟、吳鸞旂公館等設施,雖然城牆部分只有北門到西門處比較完整,其餘只完成城牆基座,但是整體而言,這是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台灣省省城。(北起今臺中公園大門,南至南門,東到糖廠處,西止於今光明國中)

 如果你是台中人,這時候你會怎麼想?根據臺灣記憶史料,吳鸞旂(1865-1921年)為臺中藍興堡人,與林獻堂之父林文欽為表兄弟。乙未(1895)臺灣改隸之時,日軍駐札臺中,招至軍門,被任命為地方招安委員,以功於1897年授佩紳章,敘勳六等。翌年任臺中縣參事,1901年更陞為臺中廳參事。家道殷實,其資產僅次於辜顯榮,在1916時約有九十萬元。1921年(日本大正10年)吳鸞旂過世,在中國經商的長子吳東碧返國,遵照其父遺囑建造祖墳、花園於太平莊內。吳家花園佔地十餘甲,四周修築粉牆,園內建有廳堂、噴水池、石橋、亭台樓閣等及種植五百多棵荔枝樹,當年規模不下於霧峰林家。墓園自日大正十一年(1922年)3月動工,昭和二年(1927年)10月時落成。

 我們可以從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的梁啟超1911年台中行看到些許台中人當時想法的端睨。 (孟祥瀚,大墩文化2011年11月28日)

 梁啟超臺灣雜詩: 蕩蕩臺中府,當年第一州,桑麻隨地有,城郭入天浮,江晚魚龍寂,霜飛草木秋,斜陽殘堞在,莫上大墩頭

 日本明治44年,1911年3月28日梁啟超在林獻堂的邀請下,搭船抵達基隆,林獻堂親自前往基隆碼頭迎接,滯臺時間前後共計十五天。期間先在臺北停留五天,之後於4月2日早上從臺北出發,由林獻堂陪同搭乘火車前往臺中,搭乘的是1908年剛完成的南北縱貫鐵路線,當天下午梁啟超抵達臺中,這時候的臺中火車站,還是第一代的木造車站,而不是現在看到的仿西方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物。其模樣與現今一些鄉下的小型火車站頗為類似,為單層的建築。是日晚上,在林獻堂的安排下,櫟社特別舉辦盛大的歡迎會,歡迎任公的到訪。

 梁啟超訪問台中期間除了與櫟社成員直接互動,更拜訪了當時台中地區重要仕紳,參訪了台中公園附近的林家瑞軒、吳鸞旂公館、丸山旅館、霧峰萊園等重要景點,這群剛成為日本人的台灣文人顯然對梁啟超的到訪表達高度熱情,多少撫慰這群被殖民者的懷舊之情。

 梁啟超遊罷臺中後寫下:「蕩蕩臺中府,當年第一州。桑麻隨地有,城郭入天浮。江晚魚龍寂,霜飛草木秋。斜陽殘堞在,莫上大墩頭。」 這首詩中,任公以省城城廓的無疾而終,除了表達對於劉銘傳的緬懷,更寄寓自己與櫟社眾詩人的失根。 對照百年前,任公當時所到過的臺中火車站、瑞軒、丸山旅館、吳鸞旂公館,如今都已不存 在,令人感嘆人事全非,景物更難依舊。但是追隨任公的行腳,卻讓我們住在這個「當年第一州」,卻多了一份顧盼與眷戀。

 看到了嗎? 直到這時候,已經被殖民統治十多年的台中仕紳還在懷鄉中國,尋找自我定位。梁啟超只是引子,不是結束。台中人接待來自中國的梁啟超,只是找尋自我影子的心情寫照罷了。省城台中,還擁有鮮明的地景烙印。

 

 從吳家到無史: 被台中人遺忘的臺中

一個家道殷實之人,出錢出力參與臺灣省城建設工作卻被邵友濂擺了一道,還沒回神又變成日本殖民,他的反應很自然,將自己的小孩送往中國,吳子瑜就這樣變成中國人,直到吳鸞旂1921年去世才回到台中。

 殊不知,中華民國成立初年,吳子瑜曾在上海、北京一代經商,因嚮往祖國革命運動,與孫中山先生常有來往,多次捐款襄助革命。中日戰爭期間,天外天劇院受到戰火波及而停業,臺灣光復過後,吳子瑜將劇場賣掉,所得款項拿來修建臺北市中山北路上的「梅屋敷」,即目前的台北火車站邊之國父史蹟紀念館。

 1920年代的吳子瑜(1885-1951年)能幹嘛?一個長期在中國居住的台灣人,30多歲回到臺灣接管家業,除了吟詩作樂外(櫟社),似乎也找不到可以發洩的管道。於是乎,他在1936年募資15萬元興建了天外天劇場,這是一座可以容納650人的大劇院,以當時社會背景而言,這是一處超大型表演廳。

 1933年9月15日台灣新民報這麼說:

 余(吳子瑜)欲將宅後三千九百餘坪之土地提供為南臺中美觀地帶之建設,故先築活美麗壯觀之大舞臺,次乃將舞臺為中心,廣以種々(種種)的娛樂OO,以挽回南臺中之繁榮,非欲以舞臺營利者,舞台周圍之家屋可建築八十四軒,按六十萬圓此欲仰給低利資金,而招市內及各地商人,前來建築,而劇場之設計,乃取歐美和東洋折衷之最新式,不但外觀之美麗,而內容亦周全,且設以二重氏之鐵筋混凝土O,耐震耐火,加之絕無音響,自信冠絕現在島內之劇場,資金意欲向一般招募,一口按五圓,俾一般可得隨意加入,余之企此,是乃籌謀南臺中之發展唯一目標,非欲以此圖利者希一般善諒之云云。

 天外天劇場是一處有企圖心的建設,也是台中火車站出現後,獨厚前站、長期隔絕南台中發展多年後,後站大地主吳家的奮力之擊,報紙是這樣形容天外天劇場:

 以圖南臺中之繁榮以急速知識進行的台中市之娛樂場,僅有三處,就中唯市營之娛樂館,略有可觀,如台中座其建築甚久,被命名改造,而台灣戲中國戲的唯有樂舞台一座而已。而該處亦係早時建築,在現在之臺中市亦不算是可誇之劇場,於是市民們早有意欲建設一理想的大劇場,正在想念中,於去十三日臺中市楠町吳子瑜氏竟獲得當局的常設映寫館兼劇場的建設許可,建設地址在楠町四丁目吳氏宅後聞其設計,乃為全島中堪誇之大劇場,建築法及諸設備,皆亦全島中所未有的,屋頂乃取圓形二重壁式,音響絕無,有置車場、社交室、化粧室、娛樂室、食堂、賣店、走馬路、屋上眺望台之等設備,其設計乃出自元市技師齋藤辰次郎氏之手,取自美國式劇場案為本,加諸適合東洋之施設,內容一切皆已現代式科學的設備建坪二八四坪,延建坪四七七坪,總工費七萬三千圓,階下觀覽席直徑六丈四尺,階上階下的廻廊濶各九呎,長八丈二尺,定員六百八十人,內設內設半馬力排風機二、大扇風機五、小扇風機十六,而活寫之設備,而活寫之設備,有溶明調節機(光線漸開漸合式)擬由來月初旬起工,按十箇月間竣成,竣成後不但可充為演劇、影戲、跳舞、演講、音樂會場等,亦可裝飾大臺中市之美觀。聞吳氏待劇場竣成後,再計畫周圍建設新式店鋪,以劇場為中央,留下廣場,周圍建築店鋪兩環、內環店前向內,外環店前向外,而裏面相接,以避汙物之惹目,將充作南臺中之大娛樂場以圖同方面之繁榮。

 就這樣1933年9月募資籌建天外天,1936年3月完工啟用,據稱耗資15萬圓,是為台中市第五座劇場(市營娛樂館、台中座、台中座分館及樂舞台),也是台中僅存的日治時期劇場。

 一個富家公子,花巨資興建的劇場,就這樣矗立在南台中的街廓內,一躺八十年。任誰也想不到,八十年來,這座充滿企圖心的大劇院竟然會在大時代的巨輪下,變身經營不善的國際戲院、公娼戶的前院、阿兵哥的樂園、泰源製冰廠、釣蝦場、國際鴿舍、甚至停車場,二次大戰的陰影下,戰後的天外天不但沒有創造南台中的春天,火車站前的發展更在一個又一個百貨公司與大戲院的帶動下,向上提升,直到高速公路交流道現身,才悄然退位。直到今天,我們才猛然發現,體二都市更新沒有文化內涵,以致十年停擺,中區再生沒有歷史,以致進退失據。

 天外天就是南台中百年發展的縮影,不折不扣。當我們思考舊市區再生之際,我們怎麼忘記這個已經被遺忘、被遺棄百年的後車站區呢?鐵路高架即將到來,前站與後站不是說好,要連成一片嗎?

 

1889年-1950年的台中地景何處尋?

 從台灣省城興建到二戰後的台中,這是課本上被刻意模糊的臺灣史,也是台中人共同失憶的年代。

 台中後火車站特區,明明有臺灣省城、大東門城牆、城隍廟、吳鸞旂花園公館、台糖總廠、天外天劇場、林烈堂花園別墅、林子瑾(第一位入籍中華民國的臺灣人)故居、蔡蓮舫別館、中興大學(1919年創立)、台中高農(1937年)、第三市場(1922年)、台中酒廠(1916年)、20-26號倉庫等,我們卻無視其存在,任其停頓、任其荒廢、任其隱晦。

 戰後興起的紡織與麵粉業重心就在後車站,20號倉庫長期作為麵粉廠小麥倉庫的史實,我們已然無知,剩下的只有文化創意產業,這樣的產業內涵與台中人有何聯結? 跟過去連結,有這麼困難嗎?

 我們需要一個1889-1950年的台中地景圖,我們需要指認一處又一處被遺忘的文化景觀據點,讓我們透過1926年成立之大東信託組合精神,以文化資產信託為本,展開尋找台中文化地景之具體行動,找回屬於台中人的共同記憶與資產。

 市政府或許不用多做甚麼,我們只要自問: 身為台中人,你我對這個都市的身世知多少?當多數人不知道台中是台灣最後一處城牆都市時,我們怎能奢言:文化台中呢?文化信託只是一個起頭,絕對不是結束。

 

1935年台中  
 G0012474  

arrow
arrow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