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下午的討論相當多元,從藝術品銀行、藝術品媒合平台到扶植新銳藝術家作品出租流通,美學進工廠、進駐醫院、商店、超商百貨,讓藝術與美學成為台中人生活一部分,讓潛力作品與生活文化結合,這樣的都市,誰不喜歡?

 

想像一下,台中國際NPO大樓與NGO聚落中,來自各國年輕新銳藝術家吸取在地土壤與人文養分,作品有機會被典藏,典藏品有機會巡迴各學校機關,甚至各大樓公共藝術品背後的故事,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國際交流對話。

 

台灣不應該被鎖成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是世界的一環,重要的關鍵。從已經出土的遺址文化中,安和遺址出土將近五十具遺骸與文物顯示,五千年前的台中人老祖先就在筏子溪河畔過著農耕的生活,那時候的古埃及王國已經統一全國,金字塔已經成為埃及文明的一環。

 

西海岸的中社遺址就在清水平原區,這是沒有主要河川的海岸區,台中人老祖先在此想必過著靠海維生、日落而息的農漁業生活,他們有漁船嗎?不遠處的七家灣遺址,老台中人在大甲溪流域的山林中創造文明,中國的商朝這時候已經出現,愛琴海小島文明也現身了,古埃及這時候已經創造了圖書館與木乃伊。

 

惠來遺址與西大墩遺址主要是番仔園文化層,這時候中國漢唐盛世已經進入宋朝,十字軍運動已經結束,歐洲與亞洲的交流已經密切開展。

 

認識台灣,認識台中,我們才有機會建構認同的體制,有了認同的史觀,台灣文化主體性才能脫離幾百年的異族殖民統治,找到自我認可的民主自由價值,這樣的發展趨勢,或許國際現實不允許,但是,又有誰能說三道四,文化主體性需要得到國際的背書呢?

 

回到台中公園場景,躺著的鳥居本來是神社的一環,因為意識型態的作祟,導致台中公園的日本文物變成廢棄物,台中公園的演化簡直就是台中當代史的縮影,就好像媽祖、布袋戲從發源地到台灣,歷經一次又一次的蛻變,三尺高的戲偶早已公開宣示發源地與移居地的差異。很難想像,歐洲的耶穌與美國、日本,中國、台灣的耶穌被規定必須具備大樹理論的系出同源、掩蓋主體性的神話。既然如此,台中公園設置百年演化展示區,有何不可?才40歲的台中孔廟,何必干擾台灣人找尋土地故事的覺醒。

 

四百年前,荷蘭人與鄭成功將台灣拉進大航海時代,開啟了台灣文明新樂章。歷經幾百年大航海時代的全球連結與閉關自守,台中泰雅族人也在問同樣的問題,我們來自何方,要往何處去?除了語言文字的傳承,原住民神話館,即將在大雅現身。板塊變動帶來的櫻花鉤吻鮭、南島語系、植物演化史、大甲溪文化圈、信仰圈、大肚山山林蛻變、大安溪、大肚溪的伴讀,八寶、葫蘆墩、五福等水圳的滋養,台中平原的水路與樹種雖然已經面目全非,但是只要堅持,不管都市化程度多高,水還是水,台中人不可能離水自居,不是嗎?

 

都市本來是文化容器,只是台中過往百年的都市進展卻被殖民者帶來的焚化爐燒的面目全非,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只要有自信,台灣不但是上帝給世界的禮物,台中更可能是禮物袋裡的珍珠。

 

台中學,應該是建構台中人史觀、認識台中、認同台中的捷徑,值得重視。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中學 大航海時代 史觀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