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十公頃的台中公園用地部分為清朝時期為霧峰林家花園所在(平等街至市府路到公園路以北),林瑞騰曾築「瑞軒」於花園內,為騷人墨客聚會詠唱之處,櫟社也多次聚會於此,台中地區古史雜詠中曾賦詩:

林家舊苑拓公園。散策探幽認砲墩!
亭愛水心池日月。幾人知搠古淵源。

霧峰林家功於朝廷故得奉準建林剛憨祠於城內,有一說其祠約今合作大樓址,遽聞大正時期林家曾開設「合昌商會」於此。

明治三十六年 (1903) 三月八日 , 臺中廳決定遷建台中公園於大墩東北端的砲臺山 ,該地恰是原來城垣北邊 , 包括城外的沼澤、墳墓、以及零星房舍、還有城內的林家花園。在決定遷擴建之同時 , 地方仕紳亦配合募款將北門的樓上樓 (明遠樓) 遷移 , 在他們的推動下 , 闢園工作順利進行 , 從三月八日開始到十月廿八日舉行開園式 , 歷時七個多月。 當時除了由霧峰林家捐出名為「瑞軒」之私有花園為建地外,並結合台中省城之北門樓、原大墩街東北端的砲臺山(東大墩孤丘)為建地,其建築經費全由當地官民捐獻。

合作大樓在本治時期曾為日本警察訓練所(第一代武德殿),隔壁的光復國小於1920年設校至今,在蔣緯國將軍協助下,來自中國的宜寧中學於1951年在合作大樓現址復校,據傳蔣緯國與林家林鶴年先生有淵源,受限於土地面積不及一公頃,宜寧中學於1962年遷到復興路現址。1967年在台中市長張啟仲領導的中區合作社主導下,新建公園路端外圍十層樓、中央五樓,總戶數約400戶的店舖與住家,是為台中市當時最先進的商業大樓之一。(今年剛好滿50歲))

台中公園則於1903年創設,直到1950年前,台中公園東側皆為農業生產區,是為台中市區的外圍,以綠川為邊界。一百多歲的台中公園內部設施,包括大門、神社、產物館、北門城樓、更樓、砲台山等配置歷經百年多次調整,現況已經成為珍貴老樹及來自各地的文史資材存放區,頗具趣味。

imag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中公園 霧峰林家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