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代建築的「東海危機」

2017-11-30 06:00

 

http://m.ltn.com.tw/program/pv/paper/1156133?1512292615963 季鐵男

台灣現代建築的起始階段,大約是在二次戰後的五年代,與歐美的現代建築發展有直接的聯繫;當時流亡到美國的幾位德國建築師逐漸被重用,其中推動整體現代設計的包浩斯校長葛羅匹斯出任了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的院長,在他的門下培養了幾位來自中國的青年建築師,包括貝聿銘、張肇康、鄔勁旅、王大閎等人,這幾位留學生後來成為美國與港台現代建築設計與教育方面的代表人物。(鄔勁旅為耶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許多當代著名建築家是他的門生)

從貝聿銘在哈佛做的設計練習看來,或多或少反映在他主持的東海大學整體校園規劃設計之中,而在台中負責現場監督與進一步建築設計與細部設計的是他的同學張肇康,之後,過程中參與設計繪圖的陳其寬也被派到台灣,並受邀創立東海建築系;接著,事情出現曲折,他們提出來的東海路思義教堂設計案,因造價變動過大,被美國董事會否決,而被擱置下來,導致張肇康立即失業,只好另尋出路,輾轉回到香港。

去年這個期間,陳其寬設計的東海大學藝術中心進行裝修工程,對原有空間破壞甚巨,引起國內外現代建築保存組織的注意,經校方與各界人士奔走,已列入歷史建築,暫時能夠保持現況,唯前途仍然未卜。

最近,東海大學建築系館也在整修,在原本的玻璃大門、紅磚地坪、白牆表面,貼上了大面積的木材飾板,完全無視於當初漢寶德規劃設計的基本理念,令人再度緊張起來;這座系館在七年代以極低的造價興建,曾參考哈佛大學建築系館的階層式空間架構,沿用東海藝術中心的折版屋頂結構,並融入台灣傳統民宅的格局與材料,展現出極其素樸的現代理想空間形態,可謂彌足珍貴!

其實,現代建築在台灣有相當的基底,這些重要建築物是我們真確的文化資產,保存現代建築不是鄉愁,而是為了未來新文化的開展。

(作者為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台北市民)

 

從文資暴力談歷史建築亂象

2017-12-01 06:00

 

http://m.ltn.com.tw/program/pv/paper/1156425?1512292574800 黃欽印

季鐵男先生於十一月卅日投書自由廣場,以東海危機為題言本校去年欲將陳其寬設計的東海大學藝術中心進行裝修工程,對原有空間破壞甚巨。真是誤會大了,就我所知根本是要恢復原本的使用功能,把許多漏水、蛀蝕、破損,與斑駁的環境恢復原狀。然而因為校外文資倡議人士過於驚慌,反而讓本校私有空間繼續維持破損,終有一天會屋頂全垮徒留照片供後人憑弔吧!

季先生又指陳本校建築系館的整修無視於當初漢寶德規劃設計的基本理念,這又是令人費解的陳述。東海大學建築系的師生會無視前系主任的設計來個大翻轉嗎?如果要大翻轉早拆掉重蓋了。局外人不斷以其自身的觀點來詮釋他人擁有的建築空間,而無視使用者的痛苦,這就是當代的文資暴力。

我與文資倡議人士對話的過程發現他們有三個重要前提:第一,前人設計百分百無誤。第二,文資建物不屬擁有者。第三,整修得根據文資倡議人士要求,不管擁有者的實際使用需求。第一個前提是完全的建築傲慢。建物在建造時一定有許多因為經費、技術、當時法規,與產權等的限制,還有建築師本身的不足,也就是說沒有完美建物這事。主張回復原本有誤的設計本身就是有問題的。第二與三個前提讓文資倡議人士與建物擁有者的張力一直都很大,無怪乎被文資倡議人士聚集討論的建築常常接著就無端失火燒個精光。

建物是否為歷史建築需要有全民的共同記憶,當今許多建築被匡列為歷史建築常是憑藉文資倡議人士的舉發。而被匡列的、待審的眾多建物很多都不符合全民共同記憶的要項。同時政府根本也無法提列足額經費去整修與維護,所以導致許多建築常變成危樓與蚊子館。建築空間擁有者的整修權與使用權在文資暴力下已經蕩然無存了。

(作者為東海大學前總務長)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2017-12-03 06:00

 

http://m.ltn.com.tw/program/pv/paper/1156993?1512292506641 汪文琦

東海大學前總務長黃欽印先生日前投書自由廣場,討論歷史建築保存過程中的「文資暴力」;由於該文的表述明確而直白,並且很能夠代表台灣當前某種程度「反文資」的主流看法,勢必可以作為台灣文化史的一份重要歷史文獻!

有這麼一個說法:如果個人的悲劇不能與時代產生聯結,那麼就只不過是一場意義不大的偶然意外;然而,東海大學自去年以來所發生對於自身珍貴歷史文物(歷史建築)的輕忽態度,以及黃欽印先生對文物關懷者的輕蔑嘲笑,恰恰是一整個時代「重物質、輕精神」的必然結果:將物件、個人都降低為只具有純粹的使用目的,而視其任何的文化、歷史與精神價值都是毫無意義的虛構。簡言之,物件、個人都僅僅剩下某個「價格」,而再無「價值」可言。正是在這樣整體的社會與文化認知體系底下,因此,我們只能「消費」(頂多還能「代工」)卻很難「生產」精神文化。更有甚者,則是如黃欽印先生完全無視價值共有的觀點,「物件」是我的、「使用目的」是我的、「價格」是我的,其他人別再提什麼「價值」問題了。

眼前卻有個完全不同的例子。下週日(2017.12.10 即將在台北(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開幕的「德意志工藝聯盟一百年」展覽,乃是「德國對外文化關係學院」策劃,自德國國內外各個收藏機構以及個人借調而來的各類型相關文物,經由歷史學家、文化評論者、政治觀察家進行論述,再由廣設於世界各地的「德國歌德學院」尋覓展覽機構、提供經費資助,十一年來已經巡迴世界數十個國家展出。

其中可以看出,文物保存、思想生產、文化推廣三種不同類型的工作,各有不同的致力機構,彼此之間又緊密配合、使命必達。在在顯現德國作為文化生產大國的雄心壯志。

這股力量並且遍布民間、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筆者留學德國期間,起初會被報紙上全版的紀念或祝賀特輯所搞迷糊,這些特輯往往刊登於某一(不分國內外)電影演員、運動選手、文學作家⋯⋯的七、八十歲生日,一張照片加上大量的文字論述,然而並沒有因為新書出版、電影上演,純粹是對於世界性「文物保存、思想生產、文化推廣」的努力,並且也為自身文化扎下堅實根基。

所以,一點也不意外的,上面所提及的「德國對外文化關係學院」在兩年前我國旅德前輩建築師李承寬百歲冥誕之際,盛大製作了一檔目前仍在進行的巡迴展覽《李承寬的屋宇地景:斯圖加特、柏林與台灣》,反觀我們對於各種有形與無形歷史文物的輕忽態度,就更別說還有思想生產與文化推廣的工作了。我的腦中飄出的是張惠妹不絕如縷的歌聲: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作者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