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開南大學EMBA新聞:

開南大學EMBA及企菁班高階講座論壇2日晚間在該校至誠樓一樓會議廳舉辦,由開南大學進修及推廣教育處處長李宗耀博士主持,請到前國防大學陸軍指參學院院長黃炳麟分享「全面抗戰的關鍵戰略」。

李宗耀表示,黃炳麟院長是陸軍官校40期砲兵科畢業、國防管理學院後勤管理碩士。歷任:砲兵連、營長、指揮官,機械化師師長、陸總部計畫署長、國防部後勤次長、國防大學陸軍學院院長,目前是「中華抗協」監事長,著有波灣戰雲:從「風險管理」觀點解析波灣戰爭等著作,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與管理學專家。

黃炳麟在「全面抗戰的關鍵戰略」的講座中指出,全面抗日戰爭自民26年7月7日起;所謂「關鍵戰略」指決定性的大策略,而抗戰的起因是當年日本軍國主義者挑起,總的來說大多數善良百姓也是受害者;所以我們回顧歷史,必須放下仇恨,雖然「中日終必再戰」是殘酷悲慘預言,但我輩要力阻大規模戰爭爆發,就必須認識歷史的真象。

一場學術交流演講本無太多新聞價值,但是因為這個人-黃炳麟中將於20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創黨百年黨慶上演的一齣鬧劇: 曾任陸勤部參謀長、陸後勤司令部副司令、國防大學陸軍指參學院院長,現任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紀念協會理事長「退役中將」黃炳麟則向中共獻殷說,「回望中華民族艱苦發展歷程,堅定圖強奮鬥意志,深信兩岸中華兒女必將和衷共濟、團結向前,在偉大抗戰精神激勵下,創造璀璨未來,造就人民福祉」。

中共統戰部今日刊登新華社訊息,包含前國防大學陸軍指參學院院長「退役中將」黃炳麟,以及台灣多個小黨向中共建黨百年表達祝賀之意,並期盼兩岸統一。(翻攝中共統戰部官網)

此舉不得不讓人質疑,這個人-黃炳麟是誰?他想幹嘛?他是郝柏村退休後於2014年率領傅應川、胡築生、黃炳麟、何世同等退役將領三次前往中國大陸,以「陸軍一級上將、抗戰老兵」的身份走訪華北、華中、華南等多處抗日戰爭紀念館和遺跡的成員之一,這位退役將領開口閉口抗戰老兵,他參與過抗戰嗎?

他對中國共產黨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的戰略認同嗎?他對中國共產黨如此自私的作為,認同嗎?除非認同,否則黃炳麟向共產黨百周年賀電之舉,等於自打嘴巴的豬八戒。

黃炳麟是誰? 1949年大江大海時代的產物

根據公開的資料,黃炳麟是陸軍官校40期砲兵科畢業、國防管理學院後勤管理碩士。陸軍官校40期是那一年畢業的?根據文獻,陸軍官校於民國39年在高雄鳳山復校,最初為第24期,在學期間約二年半。44年官校27期新生起,修業期改為四年,畢業生授少尉官階,此即「正期生」之濫觴。正期生是以培養建軍骨幹為目標,畢業生長期在軍中發展。

1955年為27期,以年為單位,40期應該加上13,也就是黃炳麟是1968年入學,假設以他18歲高中畢業後立即入學,換算下來他應該是1950年次,如果是1950年次,那麼第一個問題: 黃炳麟是那裏出生的?台灣還是中國?比較大的可能性是: 台灣。

一則2015年中國台灣網新聞卻這麼說著: 中国台湾网5月4日武鸣县讯 4月27-30日,台陆军退役中将黄炳麟先生回到故乡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祭祖探亲和考察,武鸣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罗英环等陪同考察活动。黄炳麟先生回到武鸣县城厢镇夏黄村祭祖,探望故乡的亲朋好友,并考察了夏黄小学、武鸣县城等。他对故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由衷高兴,感受到故乡亲朋好友的浓浓血脉亲情黄炳麟,原籍广西武鸣县,1949年随父母去台,历任台湾“陆军战争学院”院长、“国防大学”陆军学部主任,被台湾当局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另一則2019年新聞指出:  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紀念協會(台灣)監事長黃炳麟20日出席第三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與抗戰精神傳承研討會開幕式。他在致辭時表示,艱苦抗戰是為了永久的和平,我們要一起傳承這段中華民族近代歷史中難能可貴的精神資產。黃炳麟祖籍是廣西區武鳴縣下塘村,即現在的南寧市武鳴區。他稱自己是本地的壯族人,表示今天有幸回到家鄉參加抗戰戰史與抗戰精神傳承研討會,內心感到特別振奮。他回顧研討會重要發起者郝伯村對昆侖關戰役的評價,表示在2014年12月12號,郝伯村來到昆侖關紀念館,揮毫留下了一段精辟的留言:“昆侖關戰役是我中華民族前四年獨立艱苦抗日期間唯一的攻克日軍堅守陣地,證明國軍愈戰愈強,獲至最後勝利的信心,這是廣西同胞永久的光榮!”黃炳麟表示,中國堅持抗戰改變了中國人的命運,改寫了台灣同胞的命運,也牽動了國際政治的格局。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在國力懸殊的狀況下堅持獨立抗戰四年,日本也為其侵略野心付出重大代價。

對黃炳麟而言,他沒有參與過的中國人對日抗戰(其史料來源及史料正確性長期有爭議),念茲在茲,黃炳麟對她父母親自參與過的國共對抗戰爭是否有同等的深刻體驗?

image

1949年隨父母來台灣?

代表黃炳麟可能出生於中國,後到台灣,即使如此,他那時候應該還是嬰兒。試問,他有任何家鄉記憶嗎?而且更重要的,他是隨著父母親一起來到台灣,以當時的背景,能夠攜家帶眷來台者,背景應該不差。他的父母為何來台?被共產黨迫害嗎?還是被國民黨拐騙來台的?這些其實需要他本人說明。

台灣社會的收容,對黃炳麟與他的父母有何特別意義?假設沒有台灣,今日的黃炳麟會在何方?對台灣人而言,中日抗戰的史實其實是外國史,國共對抗造就的影響,至今無法消除。

換個角度看,

黃炳麟父母與共產黨之間是否恩怨情仇難解,導致他兩必須離鄉背井,另找新故鄉,這其中的血脈親情斷裂是誰造成的?台灣人嗎?跟台灣有關嗎?共產黨徒在對日抗戰時期扯後腿的作為,黃炳麟個人認同嗎?這樣的扯後腿行為對日後國民政府在抗戰結束後的統治基礎,是否產生不可逆的影響,導致整個中國社會的崩壞,家破人亡?

假設他是1949年出生,

那麼他入學陸軍官校的時候應該也快20歲了,在此之前,他在那裏長大的?當然是他的父母在台灣建立了新故鄉,否則黃炳麟應該沒機會長大成人。

黃炳麟在台灣長大成人,完成了國小、國中與高中教育,進了陸軍官校,成為國家與人民培養的軍事幹部,終年享有台灣社會付出的糧餉與薪俸。他不負父母期待,進了部隊後,積極向上,一路升官,甚至還取得碩士學位,當到了台灣社會的高級軍官-中將。台灣是他的家,也是他成長的家鄉,不是嗎?

一個襁褓階段出生於中國,一輩子在台灣成長受教育,職業是捍衛台灣國土完整性的炮兵軍人,到頭來,對中日戰爭朗朗上口,對國共戰爭卻選擇性遺忘,這真的是他說的: 必須放下仇恨,甚至誇言「中日終必再戰」,這是何等殘酷的預言,但是對台灣人又有何意義呢?中日戰爭與台灣何關?難道中日戰爭又要拖台灣人下水嗎?

放下仇恨?

顯然黃炳麟已經放下對中國共產黨的仇恨,然後呢?他真的知道甚麼是仇恨嗎?連養他長大的台灣社會都如此漠視,他真的知道仇恨為何物嗎? 你可以放下仇恨中國共產黨,台灣人本來就跟共產黨沒有任何瓜葛,只因為中華民國難民堅持的一個中國,反攻大陸,怎麼到頭來,還要迎接戰爭的來臨,試問: 戰場在何方?中國共產黨何能造就人類福祉?以犧牲圖博、香港、台灣自由民主為代價嗎?

這些人,得了便宜還賣乖,總有報應的。

PS: 黃炳麟是甚麼樣的人物?升任中將當天就退伍自肥的高官。

(2009 年 04 月 12 日 蘋果日報「可惡自肥 40 將官遭調查,晉升當天就退伍 退俸每月多撈10萬 」說:軍方人士指出,國軍升退的慣例是晉升當天就辦退伍,例如國防大學陸軍學院前院長黃炳麟、陸軍八軍團前副司令朱延昌,都是升中將當天就退伍,引發爭議。後來李傑擔任國防部長,刻意將升、退時間 稍微分開,但仍有不少人升官不到 1 年就退伍,如總政戰局前心戰處長殷力威等,也曾被質疑有圖利嫌疑。)

 

對照組: 胡鎮埔將軍(1948年次),生於江蘇,長於台灣

胡鎮埔上將,民國37年(1948)生於江蘇,長於臺灣。全家隨著父親胡大洲的軍旅生活,搬遷數次後落腳桃園中壢馬祖新村。由於胡鎮埔與兄長胡鎮球於同年同月升中將,使馬祖新村一下誕生了兩位將軍,故有「將軍村」美稱。

胡鎮埔表示: 對一位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生來說,當到陸軍總司令,可說是到頂了,那時他58歲。當了1年的陸軍總司令,民國96年(2007)2月9日,陳水扁總統,派調胡鎮埔到退輔會當主任委員,就此轉任文職。民國97年(2008)5月25號政黨輪替,他也在此時退休。退休以後,由於胡鎮埔的軍旅生活大多與作戰有關,得知非常多的軍事機密,因此不便回中國大陸尋親。他的親戚有回老家,回臺灣送他一個禮物,就是一個裝了故鄉泥土的瓶子,不過他對於這個紀念品沒有什麼感覺,畢竟從小就住在臺灣,對中國大陸沒有記憶。

imag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黃炳麟 胡鎮埔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