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主政治的代議政治已經在台灣推行六十多年,期間也歷經多次的變革,包括縣市改制省轄市與直轄市,拆解不少原來的鄉鎮市層級選舉,在後六都時代,地方自治與地方財政能力的能良顯然已經大幅提升。

以六都為例,除了總統、立委、市長、市議員選舉外,剩下的就只有里長選舉,後者也是最奇怪的選舉制度,基層里長與各級民意代表皆為民選,導致彼此間的分工合作出現多處裂縫。

在台中,除了選舉制度外,罷免制度還沒有被實踐過,創制複決權在後公投法時代,遲遲沒有啟動,這可能也是2018年選舉可能出現的新變數: 透過人民提案方式,自己創造政策、否決立法。

推行多年的參與式預算、市政監督聯盟的烏龍預算票選、青年議會、公開資訊、市長臉書信箱,1999專線等機制,台中市民也在學習跳脫代議方式,直接與行政部門進行溝通,加上市政府推動中的國際NGO中心,引進國際社會運動能量的做法,更讓人期待直接民主在台中被實踐的深度與廣度。

這樣的做法基本上可以用AI兩個概念形容之,A代表Attention,透過直接與間接民主方式,凸顯特定被忽略的議題,使其得到認知與重視,進而形成政策方案。I代表Implementation,一旦政策概念被認知採用,接下來最關鍵的當然就是執行機制,這部分涉及公務員文化與機關文化的改造,台灣長期在中央依賴主義的帶頭下,早已練就一處又一處的被動治理文化,一切推給中央的不作為,常常成為地方政治人物與公民團體的藉口,一旦地方建置自己的AI系統,公聽會、聽證會與座談會將不在只是形式參與,而是實質參與。但是議題得到確認並不代表可被執行,或者執行可以促成問題解決或目標達成,兩者其實還有很大的落差。

展望未來,台中市如何在AI架構下,進行地方組織改造、中央地方良性夥伴關係等,這些是貝可被期待的變革,加上黏地各界發動中的公投,AI其實有機會成為台中直接民主的最大改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直接民主 台中地方自治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