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一個18萬人航空城
根據2018年3月27日及7月27日航空城都市計畫再審通過資料,桃園航空城都市計畫面積4,565公頃,計畫範圍包括行政院核定之「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建設計畫」及 「桃園航空城附近地區建設計畫」包括非都市土地約4,088.64公頃及都市土地476.51公頃(部分大園(菓林地區)都市計畫土地約157.34公頃、部分桃園航空貨運園區暨客運園區(大園南港地區)特定區計畫土地約45.02公頃、部分南崁地區都市計畫土地約220.97公頃及部分大園都市計畫土地約53.18公頃,合計計畫面積4,565.15公頃。
土地使用計畫中以「機場專用區」1,731公頃為最、「自由貿易港區」109公頃、「產業專用區」565公頃、「商業區」322公頃、「住宅區」559公頃;另劃設所需公園、道路、廣場等公共設施用地共978公頃,現況人口約3.9萬人,130年計畫人口18萬人。
這樣的都市規模老實說不大,比起上世紀出現的台中港及林口特區面積小很多,但是跟淡海與橋頭新市鎮相比,計畫少了十幾萬人,面積卻多出不少。
我們幾乎可以預期,桃園航空城將是台灣本世紀最大的都市開發案,前有古人,後,可能沒有來者。
有了計畫,需要執行工具: 區段徵收
桃園航空城計畫走了10年(從2010年桃園航空城區域計畫算起),當地人說12年了(從2009年國際機場發展條例),2020/4/29走到公私部門權利義務關係交叉點,全台唯一的機場區域計畫,航空城都市計畫調了又調,終於定案了,如今區段徵收正式上場,該來的公共設施用地即將現身,配套的使用分區,規模龐大,可能要數十年才能去化。算一算兩個區段徵收區(機場蛋黃、一期蛋白)面積兩千五百多公頃,8000多戶、一萬多人,上萬筆的土地,總開發經費兩千多億元,這些都是台灣規劃史及土地徵收史之最。兩個區段徵收,兩個主辦機關: 交通部民航局及桃園市政府,如此龐大工程分開處理,各有所需,專業人才是否足夠,累積經驗與智慧是否傳承得宜,在在考驗最後的執行成效。
10年來,有人企盼改變,有人拒絕改變,來到這個階段,改變已經不是可不可能的選項,而是即將發生的現實。區域計畫與都市計畫只能匡列地方發展藍圖,透過區段徵收,才能實踐計畫理想,執行單位如果對計畫了解不足,或者不夠細膩,到頭來,計畫的理想可能打折。又,計畫帶來改變,原本存在的鄉村聚落生活模式將出現重大改變,對部分弱勢者,這種改變是不可承受之苦,急需得宜的安置與搬遷協助。
有人土地面積不足,選擇領錢,有人土地面積足夠,可以選擇領取區徵受的分配土地,也有人持續選擇保持現況,以不變應萬變,利益相關者各有考量,沒有對錯,來到區段徵收計算階段,個體選擇往往充滿變數,只是選擇的結果,愈來愈清楚,因為劍在弦上,有人等不及了,也有人看破了。
換成是你我,你會怎麼選擇?這是任何規劃者在規劃過程中必須預先學習、不斷改進、不斷反省的功課,畫線不難,但是一旦線條畫下去,公私界線將成為拆屋與留屋的唯一依據。面對不是你我的家園,任何的不慎,後果很難想像。
都市計畫多畫了幾條道路、幾個公園、學校等原本不存在的公共設施,當然可以促成改變,正向的改變。計畫有理想性,有時候也是殘酷現實的代名詞。位在第三跑道及一期計畫區的5間國小、1間國中必須遷校,這是多大的工程啊,有多少小朋友的生活與記憶將與上一代產生新的斷鏈。這些學校的校長們,知道自己的任務多艱鉅嗎?這些學校的老師們,知道如何承先啟後,創造新舊融合的可能性嗎?
想想過去七年來參與其中的民航局官員及桃園市政府官員,久病會成良醫嗎?區內的道路、人像、故事可能無數,有真有假,有誇大、也有隱晦,點滴辛酸,有誰紀錄?還是會隨著時間,走入歷史塵埃。十年後,你我他回到現場,還能看到甚麼?
想想桃園機場,第三跑道用地終於生出來了,T3航廈呢?工程真的做得下去嗎?工程完成了,國際旅客真的會變多嗎?這次的世紀大流行病正在改寫的國際觀光版圖,我們能夠適時回應調整嗎?
想想桃園
想想桃園,面對史無前例的機場區域計畫,航空城都市計畫及跨鄉鎮區里的區段徵收,既有政府能量真的足以應付嗎?桃園市長宣稱的新土地開發單位,人才何處尋?
桃園累了嗎?還是正處於興奮的狀態?這麼多年的土地交易買賣,新地主來了,原地主搬走了,地方性格正在快速改寫中,面對新舊地主不同的期待與想像,上階段的計畫準備期如何轉換成新未來的實踐?北台灣真的有如此大的市場胃納量嗎?產業園區真的會填滿新產業空間嗎?就業人潮會如預期出現嗎?
累積上百年的農業與農村地景及文化底蘊,會跟即將出現的都市文明與工業地景順利接軌嗎?進入未來實踐期,規劃者真的沒事做了嗎?任務完成了嗎?文史工作者要退場了嗎?還是正在準備進場?跨國公司投資者有被教導要尊重既有文化紋理,引入新的設計手法,創造共融體嗎?
想想土地徵收審議制度,上千個人民意見與陳情,每個細節都是故事,我們為什麼要在這樣的審議制度底下前進?不能更好嗎?制度真的會殺人嗎?難道不能救人?
面對即將出現的大規模搬遷,理性客觀的技術官僚到底有多少額外的政策工具可以應用?民選官員有意識到,樂觀之外還需要甚麼樣的政策奧援嗎?
我們不禁好奇,大家真的只是想多領一點錢嗎?捍衛人權的年輕人們,他們不是地主,卻長期陪伴,他們真的知道地主們內心深處的盤算嗎?如果他們不知,誰會知道?誰想知道?
安置住宅、出租住宅、社會住宅、安置街廓,100平方公尺最小安置基地等琳瑯滿目配套措施,聽起來迷人,但畢竟不是量身訂做,執行過程必然會出現遺憾,誰來彌補?中繼工廠可能出現嗎?輔導在地就業可能適時被提出嗎?區段徵收計畫通過了,當然不代表未來一切順利,只是,拖著不通過,持續讓地價起伏變動,事情真的會變更好嗎?
眼看著這塊台灣大歷史即將啟動,身在其中,厚厚的報告書背後,我們究竟知多少?我們真的不用擔心,歷史被這樣被擠壓出來,是好是壞,各級審議人員能負甚麼責任?應該負甚麼責任?
想想桃園,想想台灣,都市規劃與土地徵收作業應該還可以更好,不是這次,至少下一次吧。世界可能沒有最好,但是追求更好,應該是我們這一代規劃者的責任與義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