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中市從1889年興建台灣省城後就步上都市化不歸路,搭建在東大墩街尾的省城,裡面包著新庄仔舊聚落,範圍就在火車站附近,因為1905年第一代火車站的出現,旱溪街附近的舊聚落有一半幾乎被剷平,剩下的,每天聽著火車叫聲,好像也沒甚麼生氣與活力了。

因為火車站的出現,台中平原開始出現現代化市街棋盤道路,歷經日本人40年的建設,整個中區街廓從無到有,除了街廓建設外,範圍內也增加了綠川與柳川的整治,第一及第二市場,台中醫院也從站前搬到民權路/三民路,市政府與州廳建物也在1910年代陸續出現,台中公園、市民會館、演武場、市長官邸、候測所、消防站、教化會館、戲院與電影院,雜貨商行、製冰廠、台中師範、小學、自來水廠、電力會社等私人與公共設施陸續在各街區開展。

我們可以說,1920年左右,至少在三民路以東已經明顯出現第一代建物與設施,到了1930年代,除了1937年陸續在郊區出現的大和村外,整個街區完整度已經開展到今天快到五權路處,第二代建物與設施也在日本結束統治前陸續現身。

國民政府來台後,歷經戰後的重建設,台中市街區在1950年代開始出現新舊雜陳、世代間建物與設施的疊合、取代及融合,1970年代到來的高速公路衝擊原市區的商業與空間型態,新建物開始大量出現,百貨公司、戲院、新大樓等現代化設施開始在舊建物及空地上鋪蓋,新舊融合並非此階段建設重點,新才是王道。

直到2000年後,舊市區的沒落跡象日益鮮明,百貨公司與商店陸續出現閒置狀態,新的變成舊的、舊的變成壞的,直到都市再生運動的興起,新舊能否融合才變成選項的一部分,整整晚了三十年的後現代行動才勉強現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