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台灣是一個地理名詞,也是一個文化載體。以1920年台中州為本,中台灣包括中彰投三個行政區,人口約460萬人,土地面積70多萬公頃,說大不大,但是說小,就過分了。

中台灣本來以彰化平原為較早開發區,後來延伸到南投與台中,到日本時代逐漸形成以台中市為核心區,原因可能很多,但是1915年創立台中一中應該多少有點影響,這個台灣人最高學府從1915年起就扮演吸收全台灣各地精英到台中共同生活、共同改造台中的角色。起源其彰化孔廟的台中師範學校直到1923年復校後才在台中落腳,這是另一處促進台中市成為中台灣核心都市的重點據點。

若從交通的角度,1905年通車的台中車站,在1908年全線通車典禮上成為全國注目的焦點,台中變成中台灣核心也就不足為奇,在台中設點的台中州廳更是說明,台中市在中台灣舉足輕重的政治地位。

然而甚麼是中台灣觀點呢? 台南市有將近兩百多年的時間是台灣的首府,政治與經濟重心,即使台中曾經出現過台灣省城的身分,19世紀末起,台北逐漸取代台南成為台灣的政治與經濟重心,一百多年來,台北觀點幾乎等於台灣觀點,更是很難挑戰的現實。既然如此,台灣頂多就是台南府城與台北首都觀點,何來台中、中台灣的觀點可言呢?

舉例而言,北部與南部皆有核電廠,當台中人站起來推動非核家園的時候,這是台灣價值觀的辯論,很多人可能認為這應該沒有地域之分。可是仔細想想,萬一北台灣或南台灣發生核災,大規模的移民何去何從?如果中台灣是唯一選擇,那麼,中台灣觀點就應該挑戰非核家園的核心價值,因為中台灣本來就是非核家園,當中台灣支持南北台灣成為非核家園之際,是否代表中台灣的火力發電廠必須火力全開呢?否則短期內如何支應全台灣的用電需求?

又,中台灣有23間大學,其中17所在台中市,當我們推動私校退休金修法的時候,中台灣的私立大學院校有否想過,透過中台灣校際聯盟,我們其實可以合作倡議高退休金的優惠,吸引更多的高教人才進駐中台灣,進而改造我們長期區居老二的個性,成為高教新天地?這種區域觀點與聯盟做法,是否會比推動全國性修法或立法,更具魅力?畢竟,中台灣本來就有足夠的資源獨立完成這樣的改造運動,POOL退休金所費不多,但是效益可能驚人。

中台灣觀點

其實就是中台灣主體性的發掘與深化,這不是自外於台灣或國際社會,而是強化區域體成為世界PLAYER的必要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