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他當下的住宅選擇很多是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留下的基礎,如果我們以個人為同心圓,上下各取50年為基礎,1969年及2169年的住宅政策長甚麼樣子?我們能做甚麼?
1969年的台灣還在戒嚴時期,多數台灣人居住在鄉村地區,湧入都市地區尋找就業與創業機會的人潮正在增加中。
以個人為本,1969年家族還住在鄉村區乙種建築用地上興建的一條龍平房,三代同堂,父親那一輩的兄弟還住在一起,我們身為戰後嬰兒潮大軍,正準備席捲國民中小學,增班、增校之外,都市內部的公共設施嚴重不足,要公園沒公園,要道路,久久出現一條。還記得那一年,屏東廣東路部分開闢通車,每日通往國中的通勤路徑兩側依然充斥農業社會景象,商業店面並不普遍,縣立圖書館就在屏東公園、縣政府旁邊,小小的空間總是擠滿人借書與看書,開放書架還是少數。兒童遊戲空間? 沒聽過,市場用地,有,但是人潮總是滿滿,因為很多沒有開闢,只是圖上畫畫的產物。
探索自己的幼時住宅經驗,不禁回想起,原來鄉下的居住單元與所謂都市型公共設施用地距離如此遙遠。住在鄉下,準備大學聯考期間,因為家裡實在沒有可以好好讀書的空間,只好就近選擇類公共空間,找來找去,找到了聚落中心的三山國王廟,在親人的協助下,廟的管理人員親切地將左廂房充作圖書館的空間開放給年輕學子讀書,還開放了電風扇使用,年輕讀書的時光就在此廟宇空間度過無數的夜晚。
即使是曾為省轄市的屏東市區,對年輕人而言,真的沒有甚麼公共空間可言。唯一的屏東公園只有一棟可以約會的湖畔小屋,有消費才有機會。縣議會大樓門禁森嚴,只能偷跑進去打乒乓球,海豐國小的教室更是在工友的管制下,滴水不落,那一次偷爬二樓打球換來的跳樓扭傷,至今印象深刻。
到了今天,屏東市區處處有公共空間,文化中心、圖書館、大小公園,開放式教室與閱覽空間,很好奇,學生有因為這樣更好學嗎?
2169年,這會是一個甚麼樣的年代呢?智慧城市與智慧建築是否已經成為日常?住宅功能不只吃飯睡覺,可能還包括無限量的娛樂設施。
引自彭揚凱,2010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