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點感想

計畫等於開發嗎?沒有計畫也可以開發啊,不是嗎?只要我喜歡,到處是故鄉。

這或許是過去區域計畫時代留下的刻板印象,因為一個又一個開發許可案,高爾夫球場、大學、遊樂區,渡假村、宗教聖地、大型造鎮社區等,每一個都是跳開都市計畫區,直接在山坡地、便宜的農地下手,透過變更分區與用地的手段,達到開發的目的。

開發許可計畫真的等於計畫嗎?進出這些大型開發區的聯外道路到頭來,誰出錢出力呢?誰出錢養護?你的開發達到目的,開發所在地的鄉鎮市區可能因此受到無情的衝擊。

國土計劃時代,真的可以擋下這些過往雲煙嗎?看起來,有可能。此刻,個人也期待這次參與國土規劃的專業人員與地方行政官員好好靜下心來,努力回想與紀錄,過去四年來,我們到底做了甚麼?錯失了甚麼?我們怎麼走入下一個最關鍵的階段:每一塊土地納入功能分區圖。

新竹市現場

新竹市土地面積不大,一萬七百多公頃,近年人口持續上升中,目前來到將近45萬人。三個行政區內總產值高達1.5兆元,其中東區就佔了9成,最主要當然是竹科,一級產業產值不到七億元,三級則有2000億元左右。可說是台灣少數年輕又有活力的縣市,也難怪新竹人會選出不到40歲的市長,年輕就是本錢,創意無限。

這樣的都市如何進行國土計劃呢?

計畫人口: 52萬人

新竹市都市計畫區4625公頃,計畫人口36萬人,目前已經滿檔,計畫人口與現況人口相當,非都土地6128公頃,大概住了8萬多人,看起來還有成長空間。2036年計畫人口,52萬人,原則上新增人口是分配5萬人到頭前溪新訂都市計畫區,外加鄉村區整體規劃後預計吸引2萬多人,加起來大概就是現況人口45萬人,加上7萬人所得。

合理嗎?

當然不合理,因為台灣正在進入人口衰退期,新竹市怎麼可以獨樂樂呢?

當然合理,因為規劃者與決策者當然希望未來會更好,人會更多,新竹條件這麼好,當然要展開雙手歡迎更多人加入大家庭。

所以到底是合理,還是不合理?合理性誰能/來決定?

嚴苛者當然會認為新竹市好高騖遠,整個市區不但有斷層經過,更有淹水、水質水量保護等限制條件,怎麼可以對未來如此樂觀?

平常心者當然會認為,計畫不等於開發,計畫只是預作準備,新增人口如果可以同步進行公共設施的建設,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為何說不呢?

優先發展順序

既有發展區包括都市計畫區及部分非都鄉村區、工業區與特專區土地,這些地區當然是最優先發展區,一個問題被提了出來: 都市計畫區內尚有500多公頃農業區,這些土地既然市政府不願意將其納入農五,是否也要有計畫人口量及發展順序的排定?

如果沒有計畫人口量的分配,這些都市計畫農業區怎麼可以被稱作未來都市發展儲備用地呢?這是好問題,但是不好回答。因為農業區土地屬於私人,任意將其納入農業發展區,其實政治考量多於專業考量,兩者並沒有太大差別。想在都市計畫農業區尋求發展機會,還是要循序變更都市計畫,否則當然不可行,且農業區土地並非未來住宅區或商業區代名詞,也有可能是產業區或其他分區,劃入農五只是徒增地主擔憂困擾,管制方式沒有太大差別。

其次當然就是城鄉2-1、2-2與2-3,這是本次國土計畫成長管理專章的重心,也是未來5年的發展選項,只是,畫進去不代表可以立即建築開發,此階段的作為頂多先匡列土地,預留發展空間,開發行為還是會受到一定的把關。各界對此的期待太高,很多單位團體在此打轉,實在可惜。

宜農土地應該保留多少呢?各單位當然會有不同意見,只是,這些私有農地主並不在現場,畫了2千或3千公頃宜農土地,對他們而言意義不大,如果宜農可以養家,沒有人會放棄耕地。反之,如果宜農無法餬口,納入宜農土地又如何?

很可惜帝,這麼多年來,農政單位堅持將私有農地視為公產,甚至進一步強化農地主只能維持農用才能領取農政資源等政策內容,這樣的宣示,雖然有其正當性,但是在實務上根本不可行,一方面農政單位天高皇帝遠,另一方面幾十萬公頃農地的現場充斥著太多的情境,根本無法化約,真希望農政單位主管們早日醒來。農地農用不應該等同道德約束與法律緊骷咒,如果社會可以朝多元化發展,農地多元利用又何嘗不行呢?

鄉村區整體規劃等於未來20年發展用地嗎?

是,也不是。

鄉村區的本質就是缺乏公共設施,普遍生活環境不佳,且土地權屬複雜,處分不易。這種環境在過去農業社會尚屬可被接受,來到資訊爆炸時代,農村社區除了土地持分問題無解外,改善生活環境的腹地遲遲沒有任何有效的解套,進行多年的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杯水車薪,往往淪為興建封閉式社區的工具,對本體農村社區環境改善往往沒有太多助益,理由很簡單,因為農村社區土地重劃產生的公共設施多數不具備社區公益性。

這次國土計畫提供一些正面方向,透過下階段鄉村區整體規劃,鄉村社區改善環境的動能有機會被啟動,這當然包括農村與鄉村,兩者屬性顯然有別,但是在這次國土計畫範疇下,皆可得到關注。

新竹市非都鄉村區土地雖然只是上百公頃,但是廣義的鄉村地區其實有多處,鄉村地區改善措施當然不能等到20年後才開始,而是國土計畫通過後可立即啟動,也因此實在不宜將其放入未來發展用地的項目,以免徒增困擾。

結語?

新竹輕軌、頭前溪南北岸新增快速公路、竹科、香山工業區及朝山工業區產業轉型再造,這些建設方向將翻轉新竹市,也將把新竹縣市與苗北拉的更近,值得期待。只是,國土計畫不是萬靈丹,水電瓦斯、水利能源等單位每每影響地方發展甚鉅,任何一廂情願的地方規劃,到頭來還是要面對中央政策的現實,國土計畫頂多就是那個讓雙方溝通的平台,想太多,會有落空。

新竹市都市計畫區內農業區

面積500多公頃,分布多處,從農委會角度,這些都計農應該要放入農五,維持在農業框架下。反之,沒有擬定國土計畫的台北市與嘉義市,雖然全區納入都市計畫,但是區內也有600公頃、1500公頃農業區,怎麼會是全市納入城鄉一呢?這是很奇怪的邏輯。台北與嘉義市到目前為止皆沒有擬定國土計畫,也沒有成立國土計畫委員會,難道我們就要眼睜睜看著他們,無視國土法的精神,先經過縣市國土計劃委員的審核,直接走入下一個階段: 直接調整功能分區嗎?

宜農、不農,這是民生問題,也是環境議題,農地農用不是解答,應該早日放棄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縣市國土計畫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