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土地使用情境模擬: 自用、轉賣

你是地主,你買下土地,試問,你買下土地做甚麼?

你想要自己使用。

你想要投資轉賣。

兩者有差別嗎?有沒有可能,你一開始想自用,後來又想轉賣?或者,你本來想轉賣,後來決定自用?

這樣的心路歷程,熟悉嗎? 這是人性,變來變去,應該不奇怪。

問題是,面對人性,土地使用計畫及管制體系如何運作呢?從人性,可能導致整個體系充滿不確定性,也可能導致不公平。

對想要從土地獲利者而言,買土地賺錢機會有限,賺錢機會通常來自,變更。將低價土地變更成高價土地才是土地獲利的核心。

案例:李家維南庄獅頭山玻璃屋

南庄鄉面積不小,約1.6萬公頃,人口大概一萬人上下。除了都市計畫區(76公頃)外,全鄉皆納入獅頭山國家風景區管轄範圍。

一篇2018年報導如此形容著: 65歲的李家維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教授,專攻細胞生物學、生態學、演化生物學等領域,同時也擔任《科學人》雜誌總編輯、「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亦曾二度出任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不過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跡,絕對就是2017年冬天墜入山谷後,靠著「海底雞」罐頭撐過32小時的事情!

李家維早在約30年前(1980年代中期)就已經花了330萬元,在苗栗買下了面積約12,000㎡的山頭,了終於為自己大量的化石藏品找到了「家」之外,「因為覺得這麼一塊好地方,動植物都很豐美,留著,就讓它好好地保護下來吧!」 

另一篇2019年報導這麼說著:  這個山頭有寺廟、有步道,還是政府核定的風景區,不過,「李教授的玻璃屋」顯然也是「保護區」。修車師傅再三確認過我並無惡意後,終於放行,「妳循著這條路上山,就會看到一座玻璃屋了!」他和氣地指點前程,忍不住面露得意之色,看得出來,方圓數里內的鄉親個個自任保全,大家都以這裡有個「神奇博士」為榮。

1953年次的李家維是澎湖人,父母親皆是縣政府公務員,這樣算小康家庭嗎?根據媒體報導,他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Scripps)海洋博士,換算一下,他拿到學位的時間點應該在1983年前後。報導指出他在1980年代就花了330萬元買下南庄1.2公頃山坡地,不禁讓人好奇他的財力,這是擔任清華大學教授能夠擁有的經濟能力嗎?

玻璃屋建造: 2005年報導 (這時候的李家維52歲了)

前科博館館長李家維,卸下職務後,依舊熱愛園藝,特地在苗栗南庄鄉建造,一棟三層樓高的玻璃屋,裡頭除了鋼柱,全都是玻璃落地窗,無論是白天或晚上,都可以親近大自然。

順著山間小路前進,您絕對想不到,像人一般高的福木叢裡頭,竟然還藏著一棟玻璃屋,玻璃屋主人正是前科博館館長李家維。

前科博館館長李家維:「當初我來到這個地方,剛好是4月的時候,那時候油桐花開,晚上有螢火蟲無以計數,所以在想蓋什麼樣的房子,可以把自然美景納到屋子裡。」

苗栗南庄鄉獨特的自然環境,讓李家維相當難忘,卸下職務後,李家維遠離都市塵囂 ,一百多坪的屋子,除了鋼柱之外,全部都是玻璃落地窗,白天坐在庭院喝茶,傍晚又可以到屋內遠眺大自然景觀,李家維說這裡處處都有驚喜。

前科博館館長李家維:「白天經常可以看到果子狸、穿山甲、兔子,在晚上時,我知道山上有幼冠在活動,也聽得到貓頭鷹的聲音。」

除了室外的美景,室內同樣讓人驚艷,三樓有一個玻璃花房,是李家維教授看書的好地方,加上氣溫合宜,最適合栽種蘭花(新聞、網站),有了這棟玻璃屋,無論室內室外的景色,都看得一清二楚。

700萬在台北市,您大概只能買到大樓公寓,但在苗栗南庄卻可以蓋出一戶一百坪,挑高15公尺三層樓的玻璃屋,這是前科博館館長李家維的家,這間玻璃屋最新引人的地方就是大大的落地窗從屋頂直下,風景 360度環繞,住在裡面就像生活在大自然當中。

所以這是甚麼樣的土地使用?

因為還查不到土地屬性,所以無法了解這塊1.2公頃土地是否可以興建私人住宅兼展示中心,看起來不止一棟,應該是兩棟,房子位在非都山坡地保育區嗎?李家房子的進出動線是否合宜?防災設施是否得當?農牧用地或者林業用地做為居家使用,是否合宜?是否公平?

小結? 現階段只是好奇,正面及英雄式報導的背後,是否有甚麼議題值得注意,如果這樣的土地使用可以被允許,代表意義為何?李家房舍有申請建築執照嗎?有核發使用執照嗎?

 

image

im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