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到台灣後由經濟部統籌主管全國經濟行政及經濟建設事務,下設工業司、礦業司、商業司、總務司、會計處、統計處、人事室等內部單位,並設置農林署、水利署及資源委員會等附屬機關。並在1970年2月設立國際合作處、投資業務處、技術處、設置中小企業處;裁撤農業司、工業司,改設農業局及工業局。

第一任工業局長為韋永寧,卸任後繼任經濟部次長,今年滿50周年,歷任13位局長。多數局長卸任後升任經濟部次長,這似乎是一條既定的道路,有幾位後來進一步接任經濟部長,算起來這是中央部會重要的職位。

進行中的組改,這個已經50歲的單位會以何種形式出現,未登記工廠問題是否要算在這個單位的頭上,還是要歸類為農政單位的不當作為,也有待釐清。

這樣的單位與麵粉工廠有何關連性呢? 這是一個有趣的連結2018年國家磐石獎選上了豐盟麵粉廠

豐盟麵粉因導入日本長流程製造技術,搭配獨有的配粉技術,並透過嚴格的品質管控,生產出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且具高品質的麵粉,加上手握八大品牌,可滿足客戶及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在掌握關鍵技術及品牌通路發展下,2018年榮獲第27屆國家磐石獎殊榮。

工業局推薦豐盟主要有兩大理由,

其一為關鍵技術,豐盟除導入日本長流程製造技術,搭配獨有的配粉技術,同時,豐盟引進瑞士頂級BUHLER製粉設備及WisCosR2電腦製程控制系統,從原料精選、製粉、配粉到包裝完成等生產過程全程自動化。

公司並擁有專業研發團隊,創新研發出製作法國麵包、吐司、可頌、甜麵包等專用之B&W系列麵粉,生產的客製化麵粉具良好的操作性,運用在麵食類上可產生高Q彈口感,運用在麵包製作上可保持麵包溼度、不易老化及延長麵包上架時間,並保有天然麥味香。

工業局推薦的另一理由為品牌通路布局,豐盟擁有B&W、御金香、冠軍、勇士、豐盟、金獅、青龍及太子等八大品牌,可滿足客戶及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客戶包括三商巧福、奇美食品、四海遊龍、康師傅、維力、盛香珍及味丹等廠商。除配合下游食品加工業者海外設廠需求,供應所需麵粉原料外,並積極拓展港、澳、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

豐盟麵粉廠的回應:

國家磐石獎的評選相當嚴格,每年大概只會從數百家評選出12家的獲獎企業,整體評鑑指標包含:整體管理制度(25%)、創新策略(20%)、行銷策略(20%)、人力發展(20%)、社會責任(15%)。從民國81年開辦以來,也僅有191家企業獲得此殊榮,這也是為什麼國家磐石獎會被稱為「中小企業的奧斯卡」的原因歷年來得獎的知名企業,包括花王企業、燦坤實業、奇美食品、技嘉科技、創見資訊、白木屋食品、舊振南食品等。
「豐盟麵粉」很榮幸的成為最新出爐第27屆(2018)國家磐石獎的得主,並且是首家麵粉業得獎廠商。這代表「豐盟」的品牌將在麵粉產業創造新時代的革命,成為消費者選擇的第一品牌,我們會繼續努力為消費者把關,也為食品安全把關。

歷任工業局長

屆別

姓名

任期

1

韋永寧

1970-1978

2

虞德麟

1978-1982

3

徐國

1982-1986

4

楊世緘

1986-1992

5

王覺民

1992-1994

6

尹啟銘

1994-1997

7

汪雅康

1997-2000

8

施顏祥

2000-2002

9

陳昭義

2002-2009

10

杜紫軍

2009-2012

11

沈榮津

2012-2014

12

吳明機

2014-2017

13

呂正華

2017-

國貿局

1955年2月,行政院成立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掌理輸出入審查及外滙管理相關業務。

1968年12月,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裁撤。

1969年1月1日,經濟部成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管理全國對外貿易,外滙業務改歸中央銀行。

1972年1月,經濟部駐外經濟商務單位業務改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督導。

2002年4月,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五個業務組改按業務功能定名為多邊貿易組、雙邊貿易一組、雙邊貿易二組、貿易發展組、貿易服務組。

未來經濟部改組為經濟及能源部後,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將整合經濟部商業司部份業務和貿易調查委員會改組為經濟及能源部國際貿易署,負責全國商業及貿易事務,也是《貿易法》和《公司法》的主管機關。

歷任國貿局長

順序

姓名

到職日期

1

汪彝定

1969-1977

2

邵學錕

1977-1982

3

蕭萬長

1982-1988

4

江丙坤

1988-1989

5

許柯生

1989-1993

6

黃演鈔

1993-1995

7

林義夫

1995-1997

8

陳瑞隆

1997-2000

9

吳文雅

2000-2002

10

黃志鵬

2002-2010

11

卓士昭

2010-2012

12

張俊福

2012-2014

13

楊珍妮

2014-2020.1

14

王美花

2020-2020.3

15

陳正祺

2020-2020.8

16

江文若

2020.8-

中央信託局

簡稱中信局、CTC,原為中華民國金融體系重要機構之一,成立於1935年,2007年被臺灣銀行合併,中信局存在期間對台灣國際貿易、國際採購有著重要的角色。

1949年 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北市,中央信託局總局隨行。

1950年6月9日 行政院頒布〈調整國營事業機構方案〉,規定中央信託局業務限於購料、易貨、儲運與保險。

1951年 行政院核准中央信託局恢復信託業務,中央信託局陸續奉令辦理軍人保險、再保險、輸出保險及公務人員保險等政策性業務。

1962年2月 臺北市城中區武昌街一段49號中央信託局大樓落成。

1972年2月 中國產物保險公司(兆豐產物保險前身)合併中央信託局產物保險處。

1983年3月 中央信託局人壽保險業務以「中央人壽」為商標名稱。

1983年11月11日 《中央信託局條例》修正公布,第一條規定:「為執行政府政策,辦理採購、貿易、保險、銀行、信託、儲運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特種業務,設中央信託局,受財政部之監督。」

2003年7月1日 中央信託局配合陳水扁政府「金融改革」政策,依據《公司法》向經濟部商業司辦妥公司登記,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全稱為「中央信託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全稱維持不變。中央信託局最後一任董事長為許嘉棟,許嘉棟曾任央行副總裁與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足見該局與央行仍是關係密切,不可以單純之商業銀行視之。

2007年 陳水扁政府推動公股金融機構整併,考量中央信託局與臺灣銀行業務具互補性、可多元化發展,經財政部報奉行政院核定中央信託局與臺灣銀行合併。

2007年7月1日 臺灣銀行以「吸收合併」方式整併中央信託局,臺灣銀行為存續公司,中央信託局為消滅公司。中央信託局各分局改為臺灣銀行各分行,中央信託局人壽保險處改制為「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人壽保險部」。

2008年1月1日臺灣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月2日臺灣銀行人壽保險部改制為臺灣金控子公司「臺銀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歷任理事長

孔祥熙(1935.8-1945.7)

俞鴻鈞(1945.8-1947.3)

張嘉璈(1947.10-1948.6)

俞鴻鈞(1948.6-1949.1)

劉攻芸(1949.1-)

歷任局長

張嘉璈、葉啄堂、鍾鍔(代局長)、俞鴻鈞、鍾鍔、劉攻芸、吳任滄、程遠航、沈熙瑞

中央信託局最後一任董事長為許嘉棟,2007年併入台灣銀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