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有人大談水中月、空中花這當然是好事,各類專業者設法在台灣不同角落創造可歌可泣的空間,流傳永世。 只是,面對農業區土地使用問題,我們還是要問: 農禪寺是好的案例嗎?農地轉作複合型宗教使用,合適嗎?

image

這裡是北投法鼓山農禪寺,1971年東初老人來到現場,周圍遍布菜園與竹林。算起來面積大概2.7公頃,8000多坪土地。附近除了關渡公園保護區外,還有焚化爐與社子島等非都市型聚落。

北投法鼓山農禪寺Instagram posts - Gramho.com

農禪寺」,是法鼓山的開山宗師東初老人,根據百丈禪師創立的叢林制度,以務農維生、禪修生活為主的原則而取的。最初只有一棟二層樓農舍,後被列入台北市歷史建築之一。這棟農舍目前位於大殿後方,1971年左右,由東初老人率領弟子建造;一九七五年,農舍落成啟用,一樓作為客堂,二樓則供奉文殊師利菩薩,稱為文殊殿。

早期農禪寺周圍遍佈菜園、竹林,常住眾親手植種菜蔬、採收竹筍,除供寺內日常食用,也分送給鄰近居民。1977年,農禪寺才啟用一年多,老人即捨報往生,沒有太多時間在寺中弘法,不過他以文化教育發揚佛教的理念,以及自力更生的農禪家風,都被繼任的聖嚴師父繼承下來,並一一加以落實。

另一處歷史建築「入慈悲門」三門,則位於大殿入口處,是聖嚴法師接任農禪寺住持後所興建。隨著師父在寺內弘法時間增加,參加共修的人也愈來愈多,原有空間逐漸不敷使用,1983年,決定在農舍後方加建大殿,於是,農舍後院成了大殿前院,「入慈悲門」成為信眾前往大殿的入口。而目前寺內許多鐵皮搭蓋的建築,像禪堂、齋堂、僧眾寮房、辦公室,同樣也是在需求空間的情況下,逐步增建出來的。從面臨拆遷到成為歷史建築,由於師父主持禪七、佛七、講座,帶動年輕人學佛修行的風氣,來寺內出家的年輕人,1998年已近30位,農禪寺儼然也成了培養青年弘法人才的搖籃。不過,1998年「關渡平原保護區」的公佈,農禪寺面臨了拆遷問題。為祈求問題可以順利解決,1998年三月,師父在寺內的念佛共修會上,帶領近一千位信眾虔誦〈大悲咒〉二十一遍,不久後,即在金山鄉找到法鼓山這塊土地(占地將近60公頃的教育園區),農禪寺的問題也因此獲得解決。(註解: 沒有搬遷,何來解決?)

1990年八月,師父在寺內宣講「四眾佛子共勉語」,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法鼓山的方向和目標。隨後,法鼓山各事業體陸續成立,辦公室皆設在寺內;法鼓山舉辦的法會、成長營、讀書會等活動,也都在寺中進行。在法鼓山的成長過程中,農禪寺肩負起經營、推動法鼓山各項建設的重責大任。因緣總是那麼不可思議,原本隨時可能面臨拆遷的農禪寺,在成為台北市歷史建築後,將獲得妥善保存,拆遷問題也隨之化為無形。

image

永遠的弘法道場,1975年啟用後的農禪寺,在僧俗四眾經營支持下,短短三十年不到,成為漢傳佛教在台灣的弘法重鎮;其後,更成了法鼓山發展的中心樞紐;隨著法鼓山佛教園區逐一完成啟用,未來農禪寺的任務,將有另一階段的轉型。即使時空環境不停變更,農禪寺角色也跟著不斷轉換,不過,農禪寺一樣都會在每個時期,都承擔著不變的弘法、護法任務。

農業區長出這樣的空間,好嗎?

農禪寺所在位置為農業區,從早期的農舍興建到後期保存區指定,主要建物範圍應該是在0.9公頃保存區內,只是保存區外的農業區(約1.8公頃)顯然也被納入整體規劃設計,雖然是低度使用,但是交通影響可能不小,兩個主要出入口皆面臨繁忙的主要道路。如果網路上盛傳的每年百萬遊客到訪,偏鄉顯然已經成為網紅景點,不可不甚。

因為是宗教場所,且有兩處歷史建築定著,所以整個園區規劃設計應該被通融嗎?還是另有他因。農地農用究竟應該如何解讀?如何適用?如何翻轉?

如果宗教場所可以,其他使用別可以比照辦理嗎?在地價較低的農業區土地上進行複合性使用,顯然對很多行業相當有利,衝擊性也相對較低,為什麼我們要反對呢?土地使用分區的目的是甚麼?堅持單一分區別、互相隔離嗎?

只是,當保存區與農業區土地被混再一起使用,其所需要的公共設施用地及活動產生的外部性,由誰來承擔?住在農禪寺附近的居民可以接受假日來往人潮嗎?農禪寺附近的灌溉溝渠及田園風光有受到大量遊客汙染的困擾嗎?

個人也很好奇,為什麼農禪寺或台北市政府相關單位不考慮主動規劃將園區使用分區變更為宗教專用區,或者更適切的分區,搭配合宜的公共設施用地,包括具備緩衝特性的出入口等。或者更進一步,將其納入關渡公園的一環,既然是心靈故鄉、禪修聖地,應該與公園屬性比較接近,不是嗎?

入慈悲門》農禪水月‧即景觀心

農禪寺大殿建築:建築語彙之外

農禪寺建築師是姚仁喜建築師,曾向聖嚴法師請教農禪寺改建想法,聖嚴法師只給了六個字「空中花,水中月」,成為了「水月道場」命名由來,加上建築師是佛教徒,對於佛教的境界有很高的感悟 。農禪寺主神旁,建築師將農禪寺 心經牆特別設計規劃,把經文鏤空刻在大殿西側牆面上,當夕陽西下光照射進來,自牆面傾瀉而下,經文的字便會在地面上形成倒影,非常美麗而莊嚴,無聲勝有聲的感動,是用光線傳進來,加強了水中月、空中花的幻像,讓硬梆梆的建築,呈現無常的空相。

建築物的倒影映在水池上,實體與虛像共生,有如「水中月、空中花」,用建築語彙說出「不可說」的佛法,獲2013年台灣建築獎肯定。(這是肯定農地他用嗎?

「無住」就是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現象上產生執著,牢牢不放。至於「心無所住」美色當前也當作是平常事,身在紅塵能不受紅塵困擾,住的意思是:心裡有罣礙、很在乎,如果心中不牽不掛,就叫「無所住」,「生其心」是出入紅塵還能夠救濟紅塵中的眾生,這個心就是慈悲心和智慧心,是佛和菩薩們的境界,不妨練習「無所住而生其心」,世間的人、事、物看作如幻如夢如演戲。如會非常認真地演好目前的角色,但很清楚自己是在演戲,那就不會受到利害、得失、你我、是非的影響而煩惱不已。

小結: 台灣人口超過八成住在都市,當我們選擇在都市叢林中創造類農村田園聚落,卻選擇性地放任水泥叢林法則入侵都市地區的農業保留地,我們還是要問: 這種水與月,是超現實,還是超法律?如果台北能,其他地方不行嗎?

農舍、農舍,多少人假農舍之名,行主題樂園與教育場所之實,果真如此,水中月、空中花,還能容得下: 人之初嗎?

賽事】好特別!農禪寺舉辦台灣首次「禪跑」 | 運動筆記

 

image

image

imag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農業區 農禪寺 保存區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