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一年降雨降達900億噸,卻是世界缺水國排名第18。
雨水很多,但是水來的時間點卻很不平均,乾旱+水災可能同時出現,也可能隔幾年分別出現。
我們每人頂多一天250公升用水,4公升飲用水,真的水不夠,飲用水最大,將其位階提升即可,不是嗎?
即使台灣有50座水庫,雨水也只有15%進入水庫,或者留在河川。
一個迷思: 農業部門、工業部門及民生部門各自用水量的比重誰知道?有人說,總用水量190億噸裡面,農業用了141,工業用了15,民生用了33,這個數據可靠嗎?
既然有水,那就好好用,應該夠吧。例如,讓水一直循環使用即可,不是嗎?用過的水,透過技術使其可以被重複使用,一魚多吃,問題不就解決了?
既然有水,那就好好分配,政府出面分配,想要水的就要滿足設定的條件,例如設置廢水回收、再生水比例等,問題也不難啊?
真的沒辦法,那就以價制量啊,設置智慧水表,讓水變貴一點,用多的人,要付天價水費,自然用量就會減少。
很奇怪,方法與技術都有,台灣怎麼還是會缺水呢?
唯一解釋,我們缺乏政治決心,該用的方法不用,已經有的技術,放著生鏽,結果是: 繼續缺水,要說活該嗎?
一噸自來水10元,誰會想花20元使用再生水,甚至花錢設置廢水回收裝備呢?
這張圖,可能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