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永豐餘集團的公司簡介資料: 這是一家2020年營業額732億元的在地公司,成立至今已經將近百年,也是日本時代台灣五大民營公司之一。

1924年創辦人何傳先生與昆仲何永何義以父親之名設立「何皆來商行」,經營肥料、糖、雜糧買賣。世界大戰之後,1920~1930年間, 日本工程技師八田與一在台首創建烏山頭水庫,打造嘉南大圳為亞洲第一水利設施,灌溉十五萬公頃農田,嘉南平原自此成為台灣最大穀倉,台灣農業開始起飛,也開啟創辦人何傳先生投入肥料事業的因緣。

1934年改名「永豐商店」,當時超過資本金500萬的公司,台灣只有5家,永豐是其中一家。同時奠定跟日本「三井東壓」、「三井」長期合作關係。

1945年日治時代結束,當時新政府實施「以肥料換穀」農業改革政策,原發給永豐石化工業的肥料執照被收回,取而代之, 是給永豐第一張「福懋塑膠公司」(PVC)執照,開啟台灣進入塑膠產業的濫觴,也是今日台灣塑膠的來源,永豐和王永慶先生共創了今日的台灣塑膠公司。

1946年内惟工廠改產衛生纸、單光纸、牛皮纸,牛皮包裝紙正好支應包覆水泥需求。此一轉變,造就了永豐餘爾後創建造紙大業的契機。

1950年2月21日正式設立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豐餘造紙),並正式建廠於高雄縣大樹鄉久堂村(現改為高雄市大樹區久堂里),為台灣民營造紙業先驅。

永豐餘造紙横跨文化用紙、工紙紙器、家庭用紙三大事業領域,擁有上游(林業、紙漿)中游(造紙)下游(印刷、包裝、設計)完整產業鏈,貫徹林、漿、紙、設計、印刷垂直整合,發揮整合綜效,目前已為全球前50大造紙企業。隨著大環境不斷演變,永豐餘步伐穩健,一路從造紙、科技、金融、生技、公益教育五大事業群發展,具備創新、突破、轉型,堅持「以做人的道理做事」,奉「忠恕」二字為企業管理的精神,樹立企業永續經營的典範。

永豐餘造紙於2005、2007年分割工業用紙事業及消費品實業,2012年10月分割紙與紙板事業部予中華紙漿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永豐餘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4月1日: 家族退出經營團隊

永豐餘投資控股公司今天公告新任董事名單,集團創辦人何壽川家族全面退出董事會,正式走向專業經理人制,永豐餘已訂定未來5大發展方向,包含能源及能源管理、工業互聯網科技、循環經濟、開發材料科技及孵化投資新創公司。第28屆董事提名候選人共計9席,新任董事候選人的專業背景包括工業互聯網、產業策略、會計財務、法律專業等。何壽川家族在董事會中原占有3席,何奕達、何壽川、何星輝均為董事,不過本次全面退出董事會。

永豐餘與台中有何關係? 先從何永先生談起

發跡於高雄,永豐餘與台中有何關係呢?

何永(1898年-1988年),字文遠,企業家,生於日治台灣台南州台南市安平,為何傳之弟、永豐餘集團共同創辦人、文英基金會創辦人。 長女嫁給清水社口楊家楊肇嘉之弟,清水街庄協議員楊天賦(1901-1980年過世)的長子楊基炘(1922-),楊天賦獨生女楊素娥嫁給日本貴族參議員許丙長子許伯埏,其獨生子就是文化界聞人許博允(總統府國策顧問)。

何永從台南安平公學校畢業,20歲,1918年,進入台中市後藤組商品部工作。1921年,在牛稠坑中社負責製糖工場。後辭職,進入大甲運輸部。1924年,在大甲街,開設大甲驛前運送店。1927年兼營糖粉、肥料、雜穀的販賣,開設了日南驛前商品部及製麵工場,也開設了日昇及振甲運輸公司。1929年,任大甲興業株式會社取締役,擔任台灣運輸業組合常置議員。

1934年,何家兄弟共同創立永豐商店。隨著規模擴大,由何永負責管理台中的大甲分店。

1957年,陳逸松、張深切、劉啟光、林快青、何永、郭頂順等人合組藝林影業公司,自編自導台語片。

image

1976年10月25日,企業家何永創辦的文英基金會所捐建的臺中市立文化中心完工,為台灣第一座地方文化中心,占地0.76公頃,其前身為漢翔空軍航空工業局基地。

永豐餘集團在台中有三大紙廠: 大甲、烏日與清水。

何壽山的弟弟,何壽川(1945年-),生於台南市,何傳之子,曾任永豐餘集團總裁、台北國際商銀及永豐銀行董事長,三三會理事、台灣證交所董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後,至美國留學,24歲那一年,1969年取得UW-Madison工學院碩士學位回國後,進入永豐餘造紙公司。

何奕達(1974-),美國MIT管理碩士,為何壽川大兒子。

何奕佳(1977-),畢業於美國布朗大學政治系,卻一腳跨入有機農場業,且做出興致來,回台接手永豐餘生技,推廣台灣有機農業不遺餘力,深獲何壽川支持,動用集團資源讓何奕佳大展拳腳,也因此成為永豐餘集團曝光率最高的人物。

真正厲害的是何壽川的老婆: 張杏如出身彰化銀行張伯欣家族,1947年次,台大歷史系,美國碩士,信誼基金會創辦人,1971年成立,基金3.5億元,員工數140人。

永豐餘何家苛待移工一案爆發在2016年,檢察官調查何壽川、張杏如夫婦二人是否涉及人口販運,最終作出不起訴處分是在2017年9月。為何張杏如時隔多年,才又回頭要求《苦勞網》撤除當年的專訪稿件?理由應該不難猜,信誼基金會購置改建的中央書局近日開幕了,文化產業一直是資本家最好的化妝品,董事長張杏如頻在媒體前曝光,大秀正面形象,怎能忍受網路上的那些「污點」。

2015年,張杏如斥資新台幣一億買下台中市「中央書局」,歷經多年改建翻新,將自己和陳澄波、林獻堂、葉榮鐘等不同歷史時期曾在此聚集的仕紳文人的名字串連在一起。這些人大概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會和虐傭案的被告齊名。 菲律賓籍的外傭指控張杏如動輒嚴詞斥罵,早餐只能喝咖啡必須自購食物,餐間不准吃零食、常只有剩菜吃等等。但其實她家風之嚴,就連對何壽川,該嚴格時也不假辭色。

1927年由台灣文化協會成員共同創立的中央書局,1953年美國副總統尼克森來台時曾經造訪,1998年結束營業,2016年在張杏如信誼基金會及新成立的上善人文基金會(資本額一億元)合作下,出手一億元買下,花了數千萬元整修後,2019年底重新開幕。

所以永豐餘與台中有何關係?看起來有兩件大事與永豐餘有關: 1976年文英館及2019年中央書局。

這些中央俱樂部發起及贊助人幾乎是台中的WHO'S WHO。

中央俱樂部(中央書局前身)的發起人與贊成人多為臺灣文化協會成員,名單如下所示:

發起人:張濬哲、陳滿盈(陳虛谷)、賴火烈、林獻堂、林載釗、林資彬、林糊、吳沛然、洪元煌、楊濱嶽、陳炘、杜清、蔡年亨、楊天賦、許金來、林少聰、林月汀、林垂拱、楊路漢、莊垂勝。

贊成人:鄭松筠、張煥珪、蔡敏庭、楊木、李春盛、陳朔方、張花、蔡淑崙、蔡枸、李春哮、林子玉、張文煥、蔡江濤、林繼明、林野、呂季園、廖春洋、蔡梅溪、葉允、賴金圳、賴天生、林碧梧、楊瑞銓、許嘉種、李逢春、江登魚、林三奇、楊子培、吳上花、洪清江、林階堂、林世昌、黃凌波、丁瑞圖、張慶章、林幼春、賴振美、黃清波、施江東、張承騰、何添丁、張深水、李進興、施性鰲、林家聰、林梅堂、林茂生、楊老居、許金木、吳沛霖、林津梁、楊肇嘉、賴和、王春興、黃川。

文英館移撥案:XXX的台中之光@ HERETIC :: 痞客邦::

台中中區│中央書局,1927年台中書局風華再現! - 輕旅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