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機會接受訪談,更遑論透過訪談過程激盪大台中的未來。前幾天在東海陳炳煌老師的邀約下,兩人坐在東海校園內,天南地北談了一小時,內容圍繞在大台中都會區的未來,面對年底的直轄市改制,多數人內心其實相當焦慮,這是台灣史上沒有過的經驗,看著馬政府如此草率的做法,我們正在預期一場又一場的世界災難到來。
想到此,身為規畫者,我們其實沒有悲觀的權利。以下登錄陳老師擷取的部分內容,算是留下紀錄吧。
1. 以軌道運輸建構低碳社會:歐美與日本早期的大都會的發展無不以鐵道運輸解決交通問題,後來石油時代崛起,汽車數量激增,造成空污公害。倫敦與洛杉磯的煙霧至今仍是都市治理的大難題。在全球暖化和石油危機的雙重挑戰下,問題更是變本加厲。台灣能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部空品區空污量已亮起紅燈,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壓力無可逃避,台中縣市合併後的台中大都會發展軌道運輸是一項嚴肅的議題。以現有台鐵山海兩線為基礎,配合過去運作多年的台糖小火車軌道,搭配兩段東西向軌道的聯結,作成8字型的雙環山手線的可行性值得認真思考。
2. 以差異密度的區塊設計確保國土的合理使用:大台中西南區塊的都市化較為成熟,在大眾運輸網路的引導下可以各種配套使高人口密度區塊的宜居性增高,就學和就業的交通旅次與距離減少,為低碳都市創造條件。西北區塊尚保留有市郊農村的特色,是營造中密度生態城市的理想基地。大台中的長條帶狀東部區塊是大甲溪的中上游流域,生態景觀豐富而秀麗,應以國土保安、原民文化保存和生態旅遊為主要考量,善用古老智慧,不要重蹈與水爭地的覆轍,才能使下游的都市和交通住民高枕無憂。港灣地區則可以考慮接軌世界,發展國際貿易櫥窗。
3. 建造一條具有國際規格和在地特色的「台灣大道」:縣市合併的過程中,軟體的設計和硬體的設施一樣重要,原有的差異要磨合,先要營造雙方屬於一家人的感覺。由台中火車站向西延伸的中正路、中港路和中棲路一直聯到台中港,長約24公里。新的直轄市政府若能善用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的資源,營造出一條具有國際規格,又有在地特色的景觀大道,必定為大台中的門面加分不少,也是大台中市民的驕傲。至於叫它台灣大道或國際友誼大道,其實沒那麼重要。另一個亮點則是位於后里台地的中132,這是縮小版的台灣大道,值得台中人向外人多多推銷后里台地的小鎮風光與爵士風味。
4. 使大台中成為具有歷史感的城市:台灣近年的考古研究發現了多處的文化遺址,台中縣市經政府公告,規模較大的就有四處,連中小規模合起來共有158處。以惠來遺址為例,早期的台中先民在3000到5000年前已有相當精緻的農耕技術。這些先民是否一直延續到現在仍有血脈留存,或是因為環境變遷也跟著遷移到他地繼續發展,甚或已經斷代滅絕?這是全人類共同關注的議題,也是先人留給台中的珍貴遺產。如果我們要在大台中營造一個文化國際城,我們就要充分應用我們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讓全世界知道大台中有豐富的文明歷史,還要在歷史的縱深中看見未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