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晚上聊天討論到大學存在的價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原因很簡單,每個人身為不同大學,也來自不同大學,定錨的經驗相對有限,很難在此議題找到太多的交集,頂多是個人經驗的有限交流。

換句話說,大學與區域發展如何畫上等號,賦予何種關聯性,其實還有待定義,有待發掘,還很有機會。

我舉例,中部龍頭大學中興大學校齡幾年了?這應該是很簡單的問題,調閱歷史資料當可一目了然。

問題是,這是不好回答的在地性問題。從中興大學角度,該校成立於1919年,在當時的背景,中興大學的前身就是農林專門學校,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成立,該校被納入台北帝大附屬農林專門部,1943年搬遷到台中,回歸獨立設校。1946年變成台灣省立農學院,並依此身份存在15年,1961年改制台灣省立中興大學,1971年改制國立中興大學。

從校史發展角度看,中興大學1919年就有了,校史超過百年。

從中台灣區域發展角度看,中興大學1943年在台中設校,校史78年。

中興大學的心,歸屬何方呢?

台灣高等教育現場: 經費論

教育部於民國90年出版的《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指出,臺灣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有3個重要里程,其一是私人興學的力量助長了高等教育的發展。從民國42年臺灣有了第一所私立學院開始,目前在全部高等學府中,私人設立的學校已超過一半;其二是民國63年第一所技職體系的大學校院設立,確立了一般大學和技職教育雙軌發展的政策;其三是民國83年修訂《大學法》,確定了大學自治和學術自主的原則。

魏佳卉指出, 政府編列的高等教育經費,從99年795億到109年1,007億,短短11年,高教年度預算提高212億元,增加26.67%,成長超過1/4。有趣的是,各大學的支出卻越來越捉襟見肘。國家預算增加,大學反倒面臨經費不足的窘境,當中問題可分為外部環境變動,以及內部大學治理制度和國家預算編列科目的調整等三大面向討論。

表一  99至109年度高教年度預算成長212億

好,怎麼討論?

因為少子化衝擊,國內大專校院在學人數從最高峰101學年度的135萬5千多人,一路下降至108學年度121萬3千多人,8年間,在學人數少了14萬人,按照少子化的數字推估,若沒有其他境外生源補充,到了117學年度將是大專校院學生在學人數的谷底,屆時臺灣高教的學生人數,預估回到民國80年代末期,剛破100萬人的規模,比現在還少20萬人,大學學雜費收入一年將減少200億元。 國內大專校院從83年130所擴張到100年163所,大專在學學生人數從83年72萬人成長為100年135萬人 。

簡單地問,台灣的高等教育是一個規模多大的產業市場?初步推估,這是一個至少兩千億元的市場,裡面擁有百萬名學生、至少七萬名博士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之外,高教產業還能做甚麼?應該做甚麼?大學有可能在區域發展中扮演甚麼積極角色,進而擴大高教市場規模,使其更強大嗎?

image

這是大哉問,但是值得開始問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學 區域發展 中台灣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