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中市現況人口279萬人,其中65歲以上人口達41萬人,將近15%。2019年有一張比較表顯示,敬老愛心卡似乎已經成為進入老年化社會的身分證。

根據台中市政府2018年專案報告,31萬張,假設每人每年皆用完,最高額度是37億元

為鼓勵臺中市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多利用大眾運輸外出,台中市政府府自2005年辦理「老人及身心障礙者乘車補助」計畫,以每月有上限且用完即歸零之敬老愛心卡點數,補助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外出之乘車費用,以「行」的福利措施鼓勵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多多外出參與活動

以2018年數據為主,65歲以上長者(55 歲以上原住民-1500點)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人士發放敬老愛心卡,符合資格者的申請 領證率高達74.9%,持卡者每月享有約新台幣1,000元等值之點數。 但因僅限搭乘公車及客運,在本市推廣大眾交通運輸之10公里內持卡 搭乘公車免費的政策下,對持卡者而言,受惠幅度有限,曾經使用過此卡的人數僅占符合資格者的25%。 由於功能頗受侷限,本市敬老愛心卡屢遭民眾及民代質疑該補助措施「看得到、用不到」。

敬老愛心卡至2018年6月底累積發卡312,017張,敬老愛心卡使用人次逐年上升,2014年1155萬次,2017年1,363萬次,平均每月使用敬老愛心卡人次約為113萬人次。然而,若將乘車人次除以持卡數所得之敬老愛心卡平均使用率仍較為偏低,顯示有許多持卡者並不常使用敬老愛心卡。

2018年7月起,增加愛心卡抵免部分負擔及掛號費(50元),增加計程車每趟50元補助,2018年原本編列2.4億元,後又追加3億元。適用項目擴及運動中心。

2021年1月台中市政府增加計程車補助到85元,台中市政府交通局表示,此項政策實施後,台中市敬老愛心卡已成為「全國最優補助?,根據統計資料,持敬老愛心卡搭乘計程車人次由2020年179萬人次提升至2021年253萬人次,大幅增加41%;另外,比較去年及今年1至3月同期搭乘人數,今年83萬人次也較去年60萬人次增加39%,持卡人搭乘意願大幅提升,提高補助政策受肯定。台中市敬老愛心卡參與車隊數累計9家,超過4700台車輛服務長者及身心障礙朋友搭乘,換句話說,並非隨便路上攔車可搭。

這樣政策怎麼走下去?

1. 繼續將重點放在行的便利性,鼓勵老人出遊。

2. 擴大補助項目,使其成為老人福利重要一環。

3. 增加行的便利性補助範圍,增加台鐵、高鐵等運輸工具,繼續鼓勵出遊。

問題是,這種類型的補助意義何在?對不良於行的老人,這是看的到、吃不到的福利,等於是為健康老人量身訂做的出遊卡,這樣不好嗎?老人健康就是下一代的福利,不是嗎?

分母很清楚,老人人口持續增加中,政府功能呢?持續擴大服務範圍,還是持續仰賴市場及家庭承接大部分服務,將政府功能侷限在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

從政治面,提供老人福利很容易得到選民認同,這是低成本政治作為,問題是,此類政府的分母如果是所有老人,不論貧富、不論疾病程度,簡單算術一下,41萬名老人,每人每月只要1,000元補貼(好像不多),總支出就高達50億元。這對台中市財政是很大的負擔。

從價值面,弱勢老人走到人生終點站,一個正常社會本來就應該匯集資源,讓老有所終,假設1/10老人適用這項標準,4萬名老人,每人每月一萬元基本協助,又是另一個50億元。

討論老人政策、老人福利政策及老人健康照護政策,真的要想清楚政策目標。

健康老人是具備公共性的目標,行動自由與自由行動也是終老者的福氣,搭配政府補貼如果可以鼓勵出遊,何樂不為?

只是,資源本有限,當我們放在福利範疇到所有對象,是否會喪失福利政策的本質呢?有能力者,本當自給自足,當每個人都把此種補貼視為理所當然,且多多益善,除非台灣社會轉型福利型國家,否則到頭來,資源排擠效應下,弱勢族群的協助是否會因此受到排擠,進而產生更不幸的社會故事。健保補貼如此,愛心卡又何嘗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