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年有則新聞:

鄭市長指出,霄裡國小建於民國39年,至今已近70年,校舍面積約1.7公頃,學生總數205人,目前班級數10班,其中普通班9班、幼兒園1班,是一所小而美的學校,也是社區型學校

通往霄裡國小的山下街非常狹窄,無法會車,也造成交通危險,市府規劃從霄裡國小後方打通至新興路,規劃寬8公尺、長115公尺,並辦理農業區變更為道路用地,變更程序約10個月至1年,請工務局負責該計畫;若當地地主沒有反對意見,亦可研議將寬度擴大至12公尺,經費約2,000萬元,包括土地徵收及工程款,完工後可打通霄裡國小通學巷,讓家長接送及學童上下學更方便安全。

鄭市長提到,霄裡地區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像是浣衣池、石母娘娘等,過去為平埔族聚落,後來客家人、閩南人陸續在此開發霄裡大圳,開鑿霄裡向天池及靈潭,該條水路從龍潭九座寮、南興、霄裡流經八塊厝。霄裡地區是客家文化聚落的起點,市府規劃於此興建北區客家文化館,總面積約2.3公頃,總經費約1.8億元,目前已遷移部分公墓,而捷運綠線也將經過霄裡地區,距離北區客家文化館僅有300公尺。

Image with no description

顯然,這是一所擁有人文歷史、地區重要性的小學,今年72歲了。

問題來了,一所本來跟聚落關係密切的小學,怎麼到頭來會出入不便?需要加開道路呢?時代演化過程中,學校用地真的不能改變嗎?我們只能遷就現實,處處補丁嗎?所謂理想區位,所謂合理區位,指的究竟是甚麼?

問題出在道路不足,還是學校區位?

看著土地徵收計畫,問題好像很簡單,找塊農地,辦理變更,開條道路,這所200多名學生的交通問題即可解決,日子繼續過下去。

問題是,這是一所小學應有的格局嗎?家長汽機車接送,小孩子每天被放在隔離的溫室裡長大?學生放學後的校園空間屬於誰的?

換個角度想,這所小學區位條件理想嗎(非都特目用地)?學校的學生來自何方(鄉村區?農業區?)?如果換個地點,大家出入是否會更方便?為什麼小學不是放在師生容易到達的地區,方便大家出入,而是倒過來,被放在山下街底?

甚麼是土地使用規劃?先蓋一所學校,然後讓所有人牽就於學校,設法想盡辦法進出學校,還是倒過來,設法讓學校服務使用者,使其為大家所用,方便又安全。土地區位無法輕易改變,一日設校、真的終身在此嗎?當學校周邊環境被計畫性改變,或者被非計畫性開發改變,我們可以在那一個環節進行調整?

1. 學校持續不變,重新劃分學區,調整動線,使其為合理範圍內使用者所用。

2. 變更學校區位,使其貼近使用者。

遷校茲事體大,當然不是說變就變,只是,以不變應萬變,到處補丁,真的是合理方案嗎?

 

arrow
arrow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