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據文化資產網資訊,彰化市南瑤宮指定為文化資產的理由:

彰化市有二座主要信仰的媽祖廟,一為官建的媽祖廟,稱為「彰化內媽祖」,位於永樂街。另一座為香火鼎盛的南瑤宮,因建於彰化縣城南門外,故早年稱為「外媽祖」。

南瑤宮的歷史悠久,據聞為笨港楊姓工人攜帶媽祖香火,至彰化縣城南門外應募瓦窯工作,其隨身所攜帶笨港天妃的香火,得神靈顯應,深受民眾信仰,而供奉於福德廟內。據《彰化縣志》記載:「…天后聖母廟,…一在邑南門外尾窯,乾隆中士民公建,歲往笨港進香,男女塞道,屢著靈應…」,說明南瑤宮於乾隆中葉由士民倡議興建。初建之時,地不及十坪,至清嘉慶7年(西元1802年)由彰化鄉紳再倡議重建,廟貌拓增五倍,日後歷經清道光、光緒年間重修,始具規模。   

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南瑤宮組織改築會,並推舉士紳吳汝祥、楊吉臣、吳德功、李崇禮等人,倡議重建正殿(今觀音殿),並聘請陳應彬匠師主持,正殿的型式以西方的建築語彙及日式的風格為主,大正5年(西元1916年)完成正殿(今觀音殿)工程。   

大正9年(西元1920年)南瑤宮董事咸認為正殿(今觀音殿)基礎不實,砌造不牢而倡議改建,將原正殿改為觀音殿,另聘請吳海同主持正殿的設計,由老二媽會大總理林金柱、副總理林泉州負責重修工程,至大正13年(西元1924年)完成正殿的工程。正殿完成後,於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聘請泉州匠師王益順之侄王樹發主持三川殿的重修,並由惠安石匠蔣馨承做三川殿石雕,至昭和11年(西元1936年)完成南瑤宮的建築。   

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南瑤宮因地震影響,正殿屋脊受損,而進行局部整修。戰後,民國49年(西元1960年)聘請鹿港彩繪匠師郭新林至廟內彩繪,民國60年(西元1971年)新建淩霄寶殿,民國74年(西元1985年)4月25日指定為第三級古蹟。

image

2019年8月21日重新公告為縣定古蹟,定著土地面積約5,046平方公尺,亦為古蹟保存區。

信仰圈範圍、民俗活動範圍如何確認?這部分可以從每三年小三獻、每12年大三獻福醮 及每60年大醮祈安三獻禮斗法會談起。

2015年,搭建在成功停車場的醮壇,有3樓高,入夜後更是燈光璀璨、金碧輝煌,更有排場盛大的肉山、米山及近5000桌普渡供桌。地方傳統信仰歲末冬至前辦理的祈安三獻,俗稱「謝平安」, 南瑤宮並受理慶典監醮佛神登記,有關斗燈首安奉最高階的「斗母首」(30萬元),大斗(18萬元)、中斗(12萬元)、小斗(圓形木桶、1萬元),另外,包括平安斗(圓形鐵桶、3200元)、消災補庫(1500元)超拔祖先(1500元)、冤親債主(1500元)、普桌(1500元)、米籃擔(500元)等。這些是經費來源嗎?

2021年,彰化南瑤宮每三年一次的「祈安三獻」禮斗法會盛典,自12月10日(農曆11月7日)至12日舉行三天,11日逐漸進入高潮,上午10點多進行隆重的「斗姥(北斗眾星之母)殿開光入火」科儀,最高潮為12日傍晚5點半起在南瑤路封街舉行的「千桌普渡」活動,這也是為3年後的60年「做大醮」的暖身。

2024年做大醮,南瑤宮廟本身空間足夠舉辦此類活動嗎?將周邊街道納入如何評估相對應衝擊?對祭典形式是否有影響?

三年一次潦溪又有何空間需求?

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每3年一次舉辦特色「三媽愛潦溪」活動,彰化縣長王惠美、南瑤宮管理人彰化市長林世賢與上萬名信眾於2021年4月24日凌晨一起參與,沿途撒落買路金、買水路(撒金紙向濁水溪中好兄弟們借路),以求安全涉過2公里長的沙洲、河道,眾人緩緩走了近3小時順利上岸,完成越過濁水溪河床壯舉。

有逾200年歷史的彰化市南瑤宮笨港進香活動,去年因疫情縮減2天1夜行程,今年恢復正常8天7夜進香,而今年另一重頭戲就是「潦溪~橫渡濁水溪」活動,祈求藉著潦過濁水溪「遇水則發、普降甘霖」。

瘋媽祖│2021 南瑤宮三媽六笨港進香行程@ ME 旅食:: 痞客邦::

林世賢表示,多年來流傳一句諺語:「大媽進香愛吃雞、二媽進香愛冤家、三媽進香愛潦溪」,今年南瑤宮值年會為聖三媽會、新三媽會及老六媽會,就是所謂的「三媽年」,所以回鑾時進香隊伍一定要涉水渡過濁水溪,即使現今有西螺大橋可通行也不例外,可說是極具宗教文化特色。

王惠美說,南瑤宮「媽祖潦溪」文化已超過百年歷史,百年來帶給彰化五榖豐收,今年面臨百年大旱,祈求媽祖慈悲,潦溪後遇水則發,能帶來豐沛水源,早日解除旱象。

這次的「媽祖潦溪」活動在雲林縣莿桐鄉饒平村濁水溪南岸下水,北岸到溪州鄉菜公村上岸,全程約6公里(濁水溪2公里),行前廟方已先舉行溪祭,並在水路河床插上火把、旗幟作為標示指引,23日晚間近10點鑾轎隊伍開始下水,隔日凌晨零時30分才上萬民信眾全數上岸,全員平安。

 

 

arrow
arrow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