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據媒體報導,搶著與民爭利的國有財產局最近在台北市標售國有地相當有斬獲。

位於大安區巷子內72坪住三土地,底價每坪120多萬元,總價8900多萬元,最後標價為2億元,每坪價格高達280萬元。看到這裡,眼睛突然呆住。在任何都市空間,住宅區土地屬於低生產力土地,土地價值來自於該土地能否提供寧靜、安全、衛生的環境,每棟住宅皆屬於個人所有空間,外人無法隨意進入,商業交易活動也無法在此進行,換句話說,住宅區的唯一生產力來自個人的認可與使用。

即使是住三用地,理論上只代表該土地的建蔽與容積略高於其他低密度住宅用地,45%及225,除此之外,其他住宅區的規範應該還是適用之。一塊72坪住三土地最多可建築容積162坪,未來建築產品的土地成本每坪約120餘萬元,加上建築材料與利潤等,每坪售價勢必超過150萬元。

這樣的住宅有何社會性與社會價值?如果以該筆預算用於街友住宅供應,以每戶200萬元計算,可以提供100戶街友居住需要。一戶對比一百戶,實在令人無法理解這種住宅投資的邏輯與合理性。

有人會說,住宅代表身分地位,那是無價之寶,豪宅的創造不能用一般市井小民邏輯推論之。然而,街友的住宅需要難道就是無價值的垃圾嗎?誰來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呢?

難道期盼一個願意花兩億元進住豪宅的人類,只花兩千萬元取得基本住屋需求後,將另外十分之九的預算轉移給九十戶街友需要是無理的社會理想嗎?難道這真是都市計畫希望創造的貧富差異嗎?讓低生產力住宅用地變成需索無度的豪宅特區?讓具備潛在生產力的街友淪落街頭,終身沒有翻轉的機會?國產局得到的超高額土地收入真的是國產局的正當利得嗎?

還是一句話,這種新聞讓人看了心酸,心寒。




蘋果日報整理的國產局標售土地售價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