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小女孩,為了延續家族政治傳統,接管了水林鄉,10年前的場景彷彿昨日。
水林鄉曾經是一個4萬多人口的小鎮,加上鄰近的北港與口湖,這裡是一處人口超過10萬人、可以自給自足的小型都會。然而1970年代興起的戰後經濟奇蹟將人口從鄉村帶往都市,水鄰的人口數就此一去不復返,如今已經來到25000人的大關,如果沒有具體的作為,這個關卡可能也將失守。
一個年輕女鄉長能做甚麼? 鄉公所的編制可能被解放嗎?看起來還沒有。鄉公所的預算可能自足嗎?一年兩億元的有限預算,加上自有財源不及20%,可能也有問題。女鄉長憑藉著在地熱情,又有派系人脈支援及公所人員的協作,看起來過去十年,水林鄉在農特產、長照、地方文化復興等方面有些許作為,只是這樣的反攻會隨著人去政亡嗎?這是問號一。
水林跟周邊鄉鎮的連結以縣道164為主,這條跨越嘉義與雲林的縣道是水林人進出北港與海邊的主要道路,水金164在經濟部與文化部的支援下,有了些許子彈可以吸引人才、創造新地景,這是可喜之處,但是,如果周邊的地層下陷特定農業區無法耕作,也無法轉他用,任憑水林企業回鄉、水林新故鄉的人才想在此工作定居,真的可能嗎?
有人形容,戰後嬰兒潮早期的棄鄉定都之舉已經扭乾了鄉鎮市的奶水,如果近年在中國壓力下,棄國論者的聲音又被放大,水林、或者比水林更邊緣的鄉鎮,有可能在熱情鄉長的支撐下,找到地方創生、人口回流的動能嗎?
從水林到成功
其實水林鄉長的作為只是地方治理的ABC,並非特例,只因為棄鄉久了,讓很多人誤以為這種少見是特例。確定了這部分,我們才有可能進一步找出成功的組成元素。
1. 地方文化是本,把棄鄉變成資本,找回地方共同情感與歷史深度。
2. 土地調整權是誘因,土地變更本來就不應該與炒地皮畫上等號,剛性的指定本來就有調整空間,只要本於公益。
3. 產業機會是目標。
4. 教育環境是基礎建設。
戰略目標: 防止人口繼續流失、引進新一代人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