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意中接觸到所謂EMBA課程,仿然大悟,茅塞頓開,這個台灣,這個高等教育世界,有夠神奇。

聽說,台大EMBA兩年學費要價140萬元,政大也不惶多讓,每學分要價一萬多元。龍頭果然不是假的,高等教育沒錢,果然就沒人。或者說,重賞之下,必有名師。

中部地區EMBA起步稍晚,逢甲本來一枝獨秀,直到中興東海等校開始來插花,至於學費呢?學分費差異不大,但是總支出,區域差異不小,中部大概只在30-50萬元居多,領袖班則要加倍。

EMBA學甚麼?行銷,經營管理?數位創新?財務?文創?建築? 誰來教? 老闆教老版嗎?這怎麼可以,面對競爭對手怎麼可以輕易洩漏商機呢?學院教授呢?那些人可以勝任?

師資與教材,課程設計與學生動機,更重要的,學生社團交流互動,EMBA顯然高於大學教育,自成一格。

差異化的市場?

每間學校都有特定網絡,特定強項,也可以透過金錢組裝夢幻隊伍,在此基礎上,何來差異化可言?聽了老半天,就是沒人提到地方特性。

台中的EMBA招生日益競爭,除了各顯神通外,還有甚麼是被忽略的?聽起來,大概有幾個。

硬體差異: 上課除了教室外,EMBA需要甚麼樣的互動場所?顯然,這是各校至今沒有想清楚,或者還沒能超前的地方。換句話說,EMBA真的只需要一棟充滿教室的大樓嗎?還是不只如此。

軟體: 台中快有會展中心了,也逐漸找到城市自明性,這些東西如何融入課程設計與學習成效投出,似乎也沒聽到多大的討論。企管、資訊、財務、行銷、管理大師,各個手上一堆個案可以吹噓,甚至以此做為診斷與開處方的仙丹,放諸四海皆準,實在神奇。

問題是,在地特性本來就是萬靈丹,怎麼沒有人願意投入發掘、改良、應用與品牌化呢?台中本來就可以很多樣,本身就是最好的品牌,怎麼沒有人想用呢?

遐想一: 與其教授各種大理論,有沒有可能引導修課生利用兩年時間,寫寫自己的企業與台中這塊土地已經有、可能有的關係?土地、房屋、設備、資金、人才、產品、知識庫。。。

遐想二: 寫完後,將真正的需求投射出在地政策方案或者建議修正腹案,並以此畢業作品與市政府、中央政府相關單位直接對話。

也就是讓願意花費幾十萬元再教育自己的EMBA高材生,成為改善台中的實際推手。Making leaders, not followers, not through teaching but rediscovering of themselves.

A good leader lives by a set of rules. A great leader knows when to break them. by General Gl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