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有趣的公路,
台19線 彰化-台南,別稱中央公路,是連絡台灣中南部次要城鎮的縱貫省道,全線貫通彰化平原、嘉南平原。北起彰化縣彰化市,南至台南市永康區,起終點皆位於台1線,總長140.195公里, 支線:78.461公里 。
在這條貫穿台灣最富饒的平原穀倉中間則是北港朝天宮,顯然這是一條常民宗教文化的軸線。
改天有空要找機會好好地逛他幾圈。
根據張浵先生2017年2月編寫的台灣公路建設紀要,
121頁,台19線本路俗稱中央公路,路線起自彰化,經溪湖、崙背、北港、義竹、鹽水、佳里至台南, 長137.1公里。全線均為瀝青路面。
本路線毗鄰且平行於高速公路及台1線,縱貫彰雲及嘉南平原中央,沿線多為農業鄉鎮,地形平坦,路基寬闊,極具開發為幹線公路之條件。
民國50年至60年間,先就部分重要鄉鎮路段,加鋪灌入式柏油路面。
於民國 65 年起納入公路六年經建計畫,全線按 18 公尺拓寬。其中莿桐腳 - 溪湖 - 埤頭段,按24公尺拓寬,列在交流道連絡道路計畫內,於民國88年完成;溪湖 - 埤頭段則延至民國91年2月完成;埤頭 - 崙背段,連同新建自強大橋 ( 長 2,205 公尺,寬 14 公尺 ),民國 69 年 12 月完成。93 年 9 月再改建為箱型梁橋長 2,224 公尺;嚴橋 - 朴子段,民國58年4月完成;朴子 - 學甲段民國67年12月完成;學甲 - 台南段民國69年1月完成。
民國80年為應交通需要重擬台19 線省道中央公路整體改善計畫,自 83 年度起分3年辦理。規劃寬度改為24公尺,經過都市計畫路段按其計畫寬度辦理。嗣因經費籌措不足而延誤,改自民國95年起先辦理新北港大橋(改稱媽祖大橋) 及其南端 3.57 公里之道路新闢,於民國96年12月完工,並改建朴子溪橋 (96.11)、厚生 橋 (99.11)、油車橋 (100.09)、新城橋 (103.06),以及太平橋 (104.08) 等橋梁工程及彰化縣埤頭 - 自強大橋段拓寬,於103年12月完工。
張浵(1920年11月11日-2017年9月8日),字屏垣,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科畢業,曾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顧問,為臺灣公路的主要規劃者之一,擁有『台灣公路活字典』美譽 。
逢甲大學運管系2011年報導:
曾任本校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原為交通工程與管理學系)兼任副教授之張浵先生,獲選為百年交通人物。張浵老師今年已92歲為我國公路界耆老,對台灣公路系統發展貢獻良多,長期參與公路規劃,歷經十大建設、十二和十四項建設之各項公路計畫及台中港、蘇澳港、花蓮港、北迴鐵路、南迴鐵路等台灣重大交通建設之規劃與督導工作,其經驗是我國公路交通界的寶典。1988年張老師自交通部退休,受各任交通部部長禮聘擔任交通部顧問,至今已有22年之久,對台灣公路交通之規劃與設計,貢獻至深。
1997年,在交通部前次長張家祝先生的推薦下,本校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徐耀賜主任禮聘張老師擔任大學部兼任教師,在大四開設「公路行政管理概論」課程,且僅限大四學生修習,傳授其實戰的專業經驗。2003年,84歲高齡的張老師在運管系碩士班開設「公路交通政策」,指導多位研究生,不管在治學方法、做事態度及公路專業知識等,引領後進、貢獻良多。
此外,張老師與運管系溫傑華老師、徐耀賜老師等多位師長長期合作,參與多項政府委託之研究計畫,如「因應未來行政區域更動之公路路線等級與編號檢討初探」、「公路設施養護管理法規與作業程序更新之研究」、「台灣地區省、縣道路線檢討與編號調整規劃」及「台灣地區公路建設規劃」等,令人欽佩其實務閱歷之豐富與公路交通擘劃之宏觀。張老師2008年自學校退休後,仍站在教學研究的第一線,為台灣的交通持續貢獻,獲選為百年交通人物,實至名歸。
張浵1955年到台灣省公路局工作,將當時2600多條公路路線,花7個月時間,畫成十萬分之一的路線圖,是台灣的第一張公路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