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群年輕人,有人唸自動控制,有人唸歷史,也有人法律系、文化資產保存系畢業,這些人選擇回鄉、回到父母親的原鄉,他們不是高富貴,他們看到不一樣的鹿港,那個不一樣不是大家看到的1%,而是剩下的99%,他們說,這是鹿港常民文化,亟需發覺、更值得品味。

他們紀錄了來自法國Matt停留鹿港三個月的點滴,他們走入巷弄速寫常民生活點滴,他們還打算出版具有文化深度與廣度的在地刊物。歸鹿ZINE,少了MAGA的雜誌。預計加入的主題五花八門,有些冷門,有些可能有賣點,對它們而言,身處在地,有些事情一知半解,顯然是痛苦的,他們似乎很想速成變身類達人。

很高興,鹿港永遠有傻瓜在此品嘗過去、擘畫未來。一個年輕人勇於作夢的小鎮,總是令人羨慕。

他們在鹿港成立台灣小鎮文化協會,從老屋修繕工地記錄到食衣住行育樂的人物誌,他們正在改寫鹿港歷史,可能也有機會以此為本,影響台灣各地小鎮生活的內涵,值得紀錄。

就在他們選擇蹲點的兩側,賣神桌的跟賣餐飲的,門庭若市,兩相對比,小鎮文化協會的business model還在研磨中,蓄勢待發。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小鎮文化協會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