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住宅是台灣內政重要項目,理由很簡單,這是人人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即使住宅不是人權一環,住宅也是人類生存發展重要基礎。

住宅問題如何切入呢?台灣目前住宅政策方向還有調整的空間嗎?住宅法通過九年來(2011年底通過),整體住宅政策除了囤房稅及廣建社會住宅兩個軸線外,能否開闢新的政策格局?

住宅法三大面向、兩大目標

住宅法第一條明定: 保障國民居住權益,健全住宅市場,提升居住品質,使全體國民居住於適宜之住宅且享有尊嚴之居住環境,居住權益、住宅市場、居住品質是三大面相,兩大目標包括: 適宜住宅及有尊嚴居住環境。

2024策略/2030政綱

台灣住宅發展簡史

台灣住宅政策演化歷程

住宅法與社會住宅

調整方向及具體作法

2030年願景: 十萬戶社會住宅、公開透明住宅交易資訊、公平合理住宅持有稅賦

假設十年後,國家真的蓋了十萬戶社會住宅,五萬戶國家興建,五萬戶地方政府興建,這時候我們可以推算,興建十萬戶的成本是多少?這些成本計算包括現時人力成本、土地成本、財務成本、營建成本及管理成本。

手上擁有五萬戶的法人中心如何滾動管理這些社會住宅呢?假設每單位200戶,庫存將達250個社區,分布各地方,中央興建的社宅是交給地方管理,還是維持中央管理?

過去捷運興建的經驗,地方政府成立捷運工程局負責興建,完成後交給捷運公司營運管理,兩者屬性與專業顯然有別。

2030年之前,我們要花多少錢興建社宅?2030年開始,我們要花多少錢管理社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