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中市政府財政局長羅仙法表示,109年度台中市追加減後總預算數,歲入合計1344億元,歲出1464億元,歲入出差短121億元,台中市原本要舉債121億。羅法仙表示,但是自編決算歲入1400億元,超收56億元,歲出自編決算1395億元,減支69億元,歲入歲出剩餘5億元,也就是亦即109年度總預算雖然編列賒借收入121億元,但是決算結果全數未舉借。

發生甚麼事了?台中市政府財政突然變好了嗎?賣地真的有差嗎?

1. 該花的錢1464億元,只花了1395億元,少花了69億元。

2. 該收的錢1344億元,結果收了1400億元,多了56億元,

3. 結果本來應該要借支121億元,變成盈餘5億元。

這是好消息嗎?還是會計手法、數字遊戲。將近70億元沒有花出去,有那些人會受到影響呢?多收了56億元,代表原本歲入推估保守,還是務實?

台中市政府財政局又指出,2014年至2018年前市府執政時期,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實際數增加413億元(有相當比例是支付綠線捷運費用,應該要被納入考量),市長盧秀燕上任兩年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實際數只增加63億元,今年地方總預算也是近八年舉債額度最少的一年,顯見債務幅度已大幅趨緩。

為什麼少借錢了?是因為不能借,不想借,還是不需要借?這部分市政府沒有說清楚,只講結果論邀功,卻沒有實質內容,有點可惜。

如何解讀? 先從歷年總體數字檢視看看

台中市政府改制直轄市後前三年在歲入預估部分顯然過於樂觀,導致連續三年決算收入小於預算收入,直到2014年才步上軌道,並且連續7年預算收入預估漸趨保守,2019年為最,預算收入1126億元,決算收入竟然多了快80億元。

其次,台中市政府在支出面,從改制直轄市後至今,決算支出皆小於預算支出,這部份顯示台中市政府預算執行力並沒有太多的改善,其中又以2014年落差最大,預算編了1,165億元,結果決算只有1,060億元,差距高達105億元。2013年也不怎麼樣,差了100億元。

最後,台中市政府是否如盧市長所言,逐漸走上財政自律軌道呢?答案是NO。

將歷年數字與2020年數據比較顯示,2020年之所以出現盈餘應該是受到疫情影響,部分預算沒有執行,導致收入多了56億元,支出卻少了69億元,收支相抵才會出現5億元盈餘。2019年的情形更慘,收入落差將近80億元,支出硬是少了73億元,收支相抵才會出現48億元負數。

從過去兩年數據研判,盧市府真正的問題應該是預算執行力出了問題,一部分可能受到疫情影響,另一部分則有待進一步了解。

盧市府以過去兩年財政表現與林佳龍及胡志強市長八年相比,刻意引用收支差距欄次兩百多億元資料,將其視為舉債,卻視決算收支盈餘欄次不顧,市政府在2021/4/19市政會議所言顯然過於偏頗。

以此為本,盧市府的整體表現應該不算財政樽節,而是預算執行力不佳,往自己臉上貼金,顯然見笑了。

 

引用自台中市統計年報

image

中央及地方債務持續增加中

image

過去兩年,台中真的沒有比較好,還要繼續加油。。。。

imag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中財政 盈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