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 台灣的電力太多了,根本不需要再蓋電廠。這是電太多學派。
B: 台灣的電力來源不穩定,我們需要一定的備載能源,以備不時之需。這是電不嫌多學派。
面對這樣的AB爭論,雙方吵得面紅耳赤,結論還是各說各話。
有人從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的角度嘗試中介,電太多或許浪費,但是電不及可能導致的停電風險,台灣社會可能承受不起。
電力來源爭議
電太多,但是電力來源爭議不斷
電不嫌少,電力來源須轉型
賣電的怎麼說?
項目 | 107 | 106 | 105 | 104 | 103 | 近5年平均成長率 |
---|---|---|---|---|---|---|
裝置容量 (千瓩) | 44,509 | 41,887 | 42,133 | 41,037 | 40,787 | 1.6 % |
發購電量 (億度) | 2,333 | 2,311 | 2,258 | 2,191 | 2,192 | 1.8 % |
售電量 (億度) | 2,191 | 2,172 | 2,125 | 2,065 | 2,060 | 1.6 % |
用戶數 (千戶) | 14,200 | 14,013 | 13,823 | 13,614 | 13,390 | 1.5 % |
場景轉換到桃園藻礁
過者,全區保護
不及者,選擇性保護
剛剛好,存在嗎?
聽誰的?個體與總體的矛盾情結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