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兩個關鍵字引起我的好奇,血汗超商、萬能店員,這是當代台灣少數從內部勞動階級傳出的一手觀察心得,對台灣都市社會的內容與演化應該會有深遠的影響。便利商店在台灣只有幾十年發展史,他悄悄地出現,歷經多次轉型再造。以統一超商為例:

7-ELEVEN便利商店源自於美國7-ELEVEn,Inc.。其以銷售冰塊起家並於1930年一舉推出27家圖騰商店,導入「便利商店」的服務概念。至1946年更推出當時的便利服務創舉一延長營業時間為早上7點至晚上11點,自此「7-ELEVEN」傳奇性的名字在美國達拉斯誕生。台灣第一家統一超商於民國69年開幕,目前台灣統一超商總店數佔全球第三位,僅次於日本與美國。

2014年底總數破萬,如今,全台灣四大超商數量將近一萬兩千間,雇用員工數萬人、年營業額數千億元,每年幾十億人次的進出,超商已經變成台灣社會不可或缺的成員。

洞察報告》食品零售通路商機翻轉Part 1:便利超商十大夏日話題食品-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產業經濟統計簡訊- 最新消息- 經濟部統計處

1. 血汗超商:連鎖加盟如何變成鏈鎖枷盟,吳偉立,群學出版,2010/3/10出版。

向人民報告!連鎖加盟制的內幕調查: 創業當頭家是台灣許多人的夢想,而「連鎖加盟」無疑是時下勇於冒險者的圓夢捷徑。然而「頭家夢」真的如此美好?《血汗超商》的作者本著公共知識份子的批判精神,切入組織最龐大、制度最完整的便利超商體系,詳述其產業歷史及運作實況,揭穿這個受主流商業媒體高度吹捧的神話組織不為外人知的真實面貌。

本書以底下這幅景象說出了連鎖加盟制被緘默封口的祕密:與連鎖總部簽約,就像是與魔鬼交易。總部(魔鬼)告訴你,夢想就在「不遠的前方」,在你邁向夢想的過程中,魔鬼開始依約拿走它要的健康,於是你逐漸形容枯槁;想回頭已不見來時路,只好身不由己地走下去,魔鬼又取走了它要的自由;不久你發現這段逐夢之旅只剩自己一人孤立無援,原來魔鬼早已拿走它要的人際關係。最後你不支倒地,對魔鬼發出質疑,我的夢想呢?「嘿嘿,就在前頭而已啊!我怎麼知道你竟然走不到。」

image

2. 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張立祥,別家門市,2021/5/26出版。

提到方便,台灣民眾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絕對是便利商店。台灣超商的便利程度不僅讓台灣人滿意,也讓外國人嘖嘖稱奇、大為讚賞。但如此便利的生活,是值得驕傲的台灣之光嗎?還是台灣社會的隱憂?便利商店從1970年代引進台灣,從起初的乏人問津,如今已經成為民眾不可或缺的商店。
2020年代的台灣超商店員,必須熟記三、四千種商品的位置,瞭解熱狗、關東煮、地瓜、咖啡、霜淇淋怎麼製作,還要提供千百種繳費服務,更要記得客人的喜好和各種商品的暱稱;貨架空了要趕快補貨、地板髒了也要盡快打掃乾淨。隨著台灣超商的不斷進化,超商店員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人們因此稱讚店員很萬能,但這麼萬能的職業,究竟是怎麼形成的?作者以長年在超商打工的田野觀察,運用社會學的觀點,解析超商運作,揭露店員何以萬能的秘密。從以下面向揭露萬能店員的現象
  1.超商的設計,如何讓店員必須同時做很多事?
  2.為了讓消費者感到便利,超商店員如何變得過勞?
  3.我們對於便利的無止盡要求,將會造成什麼社會代價?
本書指出台灣的便利是廉價的便利,我們用很便宜的價格,獲得超級便利的生活,這些隱形的成本被攤提到每一位工作者身上,以至於我們從未察覺便利是有價的。我們對於便利無止盡的要求,正吞噬著許多人的工作現場,讓他們陷於無邊無際的忙碌之中,包括我們自己。我們不斷加班、不斷付出時間給工作,而這些工作往往是為了服務另一群人,因此下班後我們必須透過各種便利的消費,來彌補被工作剝奪的時間。
  「下班時間壓榨別人,上班再等著被壓榨」
  不僅是當代台灣勞工的常態,也是一道來自工作與生活的枷鎖,重重地銬住我們的雙腳,一步步侵蝕著我們的主體性。

image

這兩本書說了甚麼,還有甚麼沒說?

顯然這是INSIDE OUT的書本,從裡面看超商運作的內幕,充滿人的觀點。空間呢?超商所在的鄰里區位、零售交易活動動線,顯然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這不奇怪,因為兩人皆為社會學背景,對網絡運作有一定掌握度,但是對空間敏感度顯然不足。

超商數量、從無到有,從有到多,這是商業運作邏輯,也是社會空間課題,上萬間的超商充斥在你我生活空間視線範圍,想躲也躲不掉。

超商設置地點的區位演化,從都市核心區到街坊鄰里,從大都會、中小型都市到鄉村,到海邊,到山上,到離島,到大學校園,超商的空間演化已經打破區位理論的限制,自成一格。

超商消費的世代差異,原本存在的差異正在縮小中,因為超商規畫者的視野逐漸加大,無所不包。

超商內設置付款方式、提款機與購票繳費系統,正在擴充,甚至取代傳統金融機構與政府機關,都市與國家治理模式正在被翻轉中。

超商賣酒,24小時不打烊,甚麼是酒吧,變成好問題。夜間的超商點亮了新形態都市與鄉村夜間生活模式,不斷電的都市突然現身。

超商賣飯、賣麵、轉個身,超商等於另類餐廳,排排坐的咖啡桌,這又是甚麼樣的區位邏輯?

賣汽油的超商,數量不多,但是區位條件更有趣。

更重要的,多數超商提供"公共廁所",消費與廁所的結合,私人與公共的界線日漸模糊。

換句話說,超商研究不只社會學,更是人類學、都市計畫學的新挑戰,值得重視。

另一個角度: 超商區位理論

如同麥當勞打造黃金區位之房地產投資學,上萬間的超商也在重寫區位理論,中地理論的中心競租行為有可能在部分地區產生小型波段。

台灣便利商店密集度全世界第2 台北市每平方公里6.27家店- 自由財經

台灣超商密度全球第二- 財經要聞- 工商時報

台灣便利商店全球最多?答案其實是亞洲這一國- 今周刊

轉載文章】台灣超商密度世界第一背後的代價是什麼? 好文分享流通知識-社團法人中華流通顧問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