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裡是永豐餘造紙豐原廠,空空蕩蕩,地址是豐勢路一段551號,很難想像,幾十年前這裡曾經是永豐餘紙廠的金雞母,成千上萬豐原人上下班、養家活口的聚集地。老樹還在,廠房斑駁,辦公空間人去樓空,造紙廠的氣味不復存在,歷史塵埃不遠矣。

image

試問,一個諾大的廠區,曾經是豐原就業中心,幾十年後,廠區關門,就此了結,煙消雲散嗎? 

據了解, 永豐餘投控總資產逾1,210億元(2019年財報),其中不動產、廠房與設備帳面價值逾478億元,法人估,土地資產約占永豐餘總資產近一成、逾百億元,未來開發利益可期。

永豐餘在全台擁有近10個閒置廠房、倉庫與多筆土地資產,法人估廠房與土地總面積可能逾10萬坪,包括約4、5萬坪的台中豐原老紙廠,上萬坪的桃園南崁倉庫、台南廠與高雄廠等,以及其他不動產資產在北市中山北路、寧波西街,以及新北土城、台中中港路等。

以此推估,豐原廠可能是永豐於旗下面積最大的閒置廠房。

永豐餘集團

永豐餘自創辦人何傳等三兄弟,在1924年以父之名設立「何皆來商行」,1950年設立永豐餘造紙公司,陸續購地設營業據點、蓋廠,永豐餘最大、最久的高雄久堂廠,已有70年歷史。

為發揮經營效益,達到整合資源及降低營運成本,陸續集中廠房產線,包括主力生產工紙的新屋廠、成功廠,漿紙的高雄廠、台東廠、花蓮廠,以及家紙的楊梅廠、清水廠等。

至於閒置廠房應用,有些採產學合作尋求集團創新契機,例如台中豐原廠與臺北科大合作成立豐園聚落北科大木藝文創中心,高雄廠及高雄設計中心、成大文創育成與研發中心攜手打造文創PLUS—台南創意中心,規劃台南文創商品展售平台。

豐園聚落北科大木藝文創中心舉行動工典禮@ 山城風雲錄:: 痞客邦::

2014年,臺北科技大學與永豐餘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在永豐餘的豐原紙廠成立「豐園北科大木創中心」(簡稱木創中心),面積約8.5公頃,緊密結合台中地區木材加工、木工機械與漆藝三項產業特色,期許木工產業能夠傳承手工技藝、扎根工業技術、研發先進科技,讓百年林業發展史所建構的產業鏈活絡再起,重現臺灣木工產業的榮景。目前臺灣木工機械廠商超過85%位於台中地區,早在日本時代,就已經是「木工機之窩」。漆器鼎盛時期,外銷漆器90%來自豐原,因而得名「臺灣漆器產業的故鄉」。

永豐餘豐原廠 (1947-1999)

永豐餘豐原廠於1947年成立,原名永豐原造紙股份有限公司,於1988年併入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改稱永豐餘造紙(股)豐原廠,換句話說,這是一處使用52年、1999年停產至今24年的產業空間

何壽川(1945年次)回憶,當時豐原廠在當地算是大廠,而周遭因為東勢和大雪山、八仙山等地的林業發達,許多木工及家具行都聚集在豐原,從媽祖廟附近到豐勢路上,短短幾步路就聚集了十幾間家具行。

台灣的木家具及木製加工品的外銷,在1976~1990年間也達到高峰,甚至在1987年更創造700億台幣的外銷收入,讓台灣與德、義兩國並稱世界三大家具輸出國。然而,隨著禁止伐木政策與工資提升,豐原的木工產業逐漸外移。而永豐餘的豐原廠也因新廠陸續開設、產能相對較小而於1999年停工,目前廠區則是作為資材存放之用。

過去、現在、未來?

一間占地8.5公頃、閒置24年造紙廠房,對豐原人而言有何意義?這是產業豐原的工業遺址,還是新一代豐原人木工技藝的傳習所?

對永豐餘而言,這是一處價值上百億元土地資產,完成都市計畫變更後,閒置廠房走入歷史,華麗住宅、商店街、綠蔭大道立即上身,對一家上市公司而言,這是不可逆的資產處分流程。

豐原] 永豐餘舊廠區@ STAND ALONE COMPLEX :: 隨意窩Xuite日誌

對豐原人呢?透過都市計畫變更,將此工業區變身工業博物館園區,使其成為永久性公共設施用地,可行嗎?可能嗎?

豐原不缺建地,缺的是可以講故事的空間,類似永豐餘造紙廠空間,區內區外可以說的故事太多了,一旦拆除改造,座標不在,煙消雲散,那一段的豐原也就一去不回,這將是地方發展重大損失。

沒錯,這樣的構想需要可行的財務計畫,對規畫者而言,這是挑戰,但絕對不是鐵板一塊,碰不得的禁忌。

永豐原紙廠可能鐵路月台遺跡

偌大的工業廠區雜草叢生,工業區土地閒置無人能用,外圍農業區卻充斥著農地工廠,這樣的土地使用景象,市政府難道只能旁觀,當作沒事嗎?這樣的規劃制度,誰來調整?

發跡於高雄,永豐餘與台中有何關係呢?

何永(1898年-1988年),字文遠,企業家,生於日治台灣台南州台南市安平,為何傳之弟、永豐餘集團共同創辦人、文英基金會創辦人。 長女嫁給清水社口楊家楊肇嘉之弟,清水街庄協議員楊天賦(1901-1980年過世)的長子楊基炘(1922-),楊天賦獨生女楊素娥嫁給日本貴族參議員許丙長子許伯埏,其獨生子就是文化界聞人許博允(總統府國策顧問)。

何永從台南安平公學校畢業,20歲,1918年,進入台中市後藤組商品部工作。1921年,在牛稠坑中社負責製糖工場。後辭職,進入大甲運輸部。1924年,在大甲街,開設大甲驛前運送店。1927年兼營糖粉、肥料、雜穀的販賣,開設了日南驛前商品部及製麵工場,也開設了日昇及振甲運輸公司。1929年,任大甲興業株式會社取締役,擔任台灣運輸業組合常置議員。

1934年,何家兄弟共同創立永豐商店。隨著規模擴大,由何永負責管理台中的大甲分店。

1957年,陳逸松、張深切、劉啟光、林快青、何永、郭頂順等人合組藝林影業公司,自編自導台語片。

image

1976年10月25日,企業家何永創辦的文英基金會所捐建的臺中市立文化中心完工,為台灣第一座地方文化中心,占地0.76公頃,其前身為漢翔空軍航空工業局基地。

一段學生發掘的社區發展史: 南田街42戶永豐社區

何家在1947年創立永豐原紙廠,在以農業為主的年代不啻為豐原住民增加了一個絕佳就業機會,也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永豐原紙廠是當時少數的幸福企業之一,能進入該公司謀得一官半職,彷若信基督得永生般,得脫離務農的宿命!

當時永豐原紙廠內設有員工福利社,任職的員工皆得以員工價購買三環牌衛生紙及關係企業的大甲永豐麵。職員或主管公司也備有宿舍供有需要的員工申請。

據時任課長職游溪泉兒子游寶興回憶:我們家三兄弟都是在永豐原宿舍出生的,一直到父親退休前,父親才警覺到將無屋可住,父親極力邀集公司同事買地合建房屋,後來父親將計畫構想報給老闆(何永),老闆非常支持贊同,將其公告周知,大家的反應超乎預期熱絡,只好用抽籤決定,另公司也協助購屋者申辦勞工貸款。

1973年,共42戶的永豐社區就在豐原區南田街113巷完工誕生了。游寶興記得當時購屋的價格是15萬。時任職員的張崇禮之女張雪珠記得:剛開始預購時是9萬,但後來因通貨膨脹,物價齊漲,建商硬是要求多給2萬才願意續建。

詹秀枝的先生原先是從事木工,搬來永豐社區後才任職於永豐原紙廠,當年1978年他們是買二手的,約買五、六十萬,至1996年搬離時售價300萬。歷經50年,現今永豐社區有些房屋已經賣了好幾手了,但仍不乏始終住在這裡的,游寶興及張雪珠的娘家即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永豐餘 豐原廠 何壽川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