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高速公路開始出現在台灣地景上,從基隆通到高雄,沿途的交流道瞬間成為交通最便利的特區。
算一算,今天的一高總共有75個交流道。
回到那個時代,當時的執政者與規畫者如何看待交流道附近地區的發展?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如何針對交流到附近發展屬性進行定位,我們並不清楚,但是從多個1977年陸續發布實施的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我們可以得知,他們選擇將交流道周邊劃設為限制發展區,除了維持現況外,多數交流道特定區沒有被核發太多的發展權,區內公共設施種類與數量慘不忍睹,要說那是一處都市計畫區,說真的,有點失真。
正確地說,多數交流道特定區計畫只是現況編定後,被框入都市計畫區,區內的道路根本沒有系統可言。
看看彰化交流道特定區計畫,計畫面積將近兩千公頃,農業區面積超過1,400公頃(1421公頃,72%),計畫人口5.4萬人,公共設施用地只有169公頃,其中道路與高速公路就佔了133公頃,等於其他都市發展用地只剩下36公頃左右的公共設施。住宅區162公頃,商業區1.45公頃,沒錯,你沒看錯,廣場0.6公頃,公園0.8公頃、市場0.27公頃,停車場0.23公頃,學校5.97公頃算是唯一像樣的公共設施,試問,這是甚麼樣的都市生活區?快意生活村嗎?還是農村擴大版?
也因為這樣,四十多年來,彰化交流道附近成為農地工廠集中區,嘗試多年的農工轉型一次又一次遭遇挫折,理由其實很簡單,誰也不想在這種擴大版農村投資都市型設施與建設。
四十多年後,我們清楚知道,這樣的定位大有問題,問題是,誰來調整呢?
台灣各地都市發展權早已核發殆盡,面對少子化、人口老化等問題,多數地區甚至出現發展權過剩、人口大量流失等難題。
更甚者,二高交流道附近直接放棄擬定交流道特定區計畫,總數73個交流道,在多數地區,下了交流道面對的是非都市土地,人民自行發照的開發區。
最著名的就在中部: 二高烏日交流道溪南產業專區?下了烏日交流道,看到為數眾多的工廠,多數人誤以為這是工業特區,殊不知,溪南非都土地屬性為特定農業區,優良農田集中區。
當大家習慣以農地作為工廠、餐廳腹地,規劃者還有介入空間嗎?
執政者還有勇氣大筆一揮,全面解禁交流道周邊存在的特定區計畫與區域計畫亂象嗎?
假設有,從何開始?阻力會來自何方呢?
假設沒有阻力,誰來開第一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