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土城都市計畫擬定的時候,沒有捷運線與捷運車站設置的想像。時間是1972年,面積約748公頃,計畫人口22萬人,對比於土城區總面積2,956公頃,約23萬人,這處都市計畫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板南線土城站2006年啟用,當時的都市計畫必然有進行相當程度的調整,迎接捷運時代的來臨,捷運車站及周邊應該長甚麼樣子,多數土城人應該會從陌生變成,逐漸熟悉,甚至擁抱!

萬大線二期來了!

走金城路的萬大捷運線隨後又出現,這時候兩線交會的土城高架車站應該設在那裏?路線應該怎麼走?都市計畫應該怎麼調整?

照理說,捷運系統已經在北台灣運作20多年,雙北人應該對此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萬大線捷運土城大轉彎金城公園面臨拆除危機| PeoPo 公民新聞

答案是,個案就是個案。萬大線土城高架車站LG11從公展開始就進入深水區,公展版車站設在道路中間,下方的板南線車站當初沒有設計足夠承載力,高架路線無法採直線穿越,必須繞入該地區重要公園: 金城公園(面積0.76公頃),A出口於是變成當地人討論的重點,然而A出口卻沒有都市計畫變更案,反而金城路對面的B出口要從保護區變更成捷運系統用地。

大家關心的改變A出口沒有都市計畫變更案(擬採公園多目標,地方政府可自行審決),反而大家比較能夠接受的B出口有變更案,都市計畫審議能做甚麼?

一個車站各自表述,一個公園各自表述?

車站重要,還是公園重要? 技術人員堅持,考量技術面,捷運路線必須彎入公園,透過多目標方案設置出口,否則萬大線施工將導致板南線停駛,影響太大。地方公園保留團體則希望採直線通過,避開民宅、公園及土城國小,各說各話。

一個車站各自表述,一個公園各自表述?

這真的是爭議之所在嗎?

一個已經有捷運站的地區,要增加一個捷運站,怎麼會出現這種爭議呢?

更令人不解的是,就在設置新車站的前後年代,周邊的保護區土地陸續納入另一個都市計劃變更案(司法園區),搖身變成商業區,機關用地也進入變更行政園區階段(TOD),引入民間資金開發的構想。

土城站,顯然已經不是單純車站出入問題,而是周邊環境大改造。

一個車站各自表述,一個公園各自表述?

誰來審議這種變更? 切香腸個案規劃、個案變更、個案審議真的好嗎?這就是新北市的價值觀嗎?

走一步、算一步,加起來好幾步,甚至還有偷吃步的嫌疑。

甚麼是計畫範圍?一個街廓? 一群街廓?還是更大範圍?一個七百多公頃都市計畫區,難道沒辦法透過通盤檢討好好檢視一下應有的計畫調整,只能從個變下手嗎?

 

 

arrow
arrow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