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個活動邀請,名稱很有趣: 以威權統治者命名之街路名稱更名策進方案座談會。街路名稱對在地居民認同感凝聚有高度價值,也是城市自明性重要象徵,從巴黎香榭大道到紐約第五大道,這是當地居民與各國遊客認識該都市的重要場域。
反之,以威權統治者命名發生在台灣戒嚴時期,沒有人可以制衡之,戰後至今即將屆滿80年,到處存在的威權統治者街道及大中國地名,對台灣人的自明性建構明顯有害。
更甚者,這些威權統治者的名稱通常與該地區主要街道冠上等號,等於掐住一個地區的脖子,令人不自覺地臣服其中,更名實在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
行政院促轉會2021年發現
促轉會調查,地名的賦予涉及空間認知和在地認同,反映地方歷史脈絡與區域特色,具有凝聚地方社群意識的功能。二戰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破除日本統治觀念」,於1945年公布「台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
該辦法規定,凡是街道名稱「紀念日本人物者、伸揚日本國威者、顯明為日本名稱者」,都要在2個月內,依下列項原則重新命名:
一、發揚中華民族精神者:如中華路、信義路、和平路等;
二、宣傳三民主義者︰如三民路、民權路、民族路、民生路等;
三、紀念國家偉大人物者︰如中山路、中正路;四、適合當地地理或習慣、且具有意義者。
促轉會於「任務推動及調查結果報告」指出,台灣在戰後初期推動街道名稱更改,是為了掃除日本統治遺緒,但當時並未顧及在地歷史記憶、保存足以辨識的區域特色,而是透過新的威權意識,清洗舊的統治象徵。
在辦法頒布後,1946至1947年間全台道路進行改名,現今各大都市街道命名架構在此時期大致確定。而戶政改隸後,台北市及台灣省先後公布「台北市道路命名及門牌編釘自治條例」、「台灣省道路命名及門牌編釘辦法」,保留名稱改正辦法的前三項原則。
此外,促轉會利用內政部地名資料庫、村里街路門牌查詢系統及文獻史料,已製作完成「威權統治相關街路名稱清冊」,標記門牌數量、空間位置等資訊,要作為後續規劃的基礎資料。
據統計,全國以威權統治者命名之街路名數量合計達355(條)處,其中以「中正」為名的道路有316條,以「介壽」為名者有28條,以「經國」為名者為11條。
以高雄左營「介壽路」命名為例,1950年海軍總司令部要求海軍服務總社為道路命名,總社原擬為「復興路」,後來海軍總司令部逕改為「介壽路」。現今屏東縣新園鄉曾在一鄉之內分別在港西村、崁頂村、中洲村、越溪村設置4條中正路,後經行政區域重劃,仍有3條保留至今;台中大甲市區則有1條「蔣公路」。
促轉會指出,我國街道命名與更名事項,屬於地方政府自治權限,非單一機關可以處置,建議在符合中央及地方權限劃分原則下,建立中央與地方「協作處置」威權統治者命名街路名稱的統籌機制,透過「街路名稱的整併」規劃,對全國道路與鄉鎮區等名稱提出「整合性計畫」,以作為地方政府進行街路名稱「去威權化」的評估基礎。
台灣大道的由來
台中的台灣大道概念起源於2002年一項行銷台中的委辦案,當時的規劃者大膽提出: 想到台中、要能夠先想到一條響亮的路名,這條道路要能夠反映台中的歷史文化與風情民俗。
左想右想,當時的規劃者選擇舊市區火車站前的中正路、市區外圍的中港路及通達台中港的中棲路三條道路整併為一條長約24公里的省道,重新命名為台灣大道,並且將其分成五大段: 分別代表歷史、生活、科技、景觀及港灣台中,這條道路連結清代台灣省城、日本時期台中火車站、十大建設高速公路及台中港,見證大台中一百多年發展軌跡。
這項行銷台中的創意發想於2012年7月1日得到台中市政府的認同,進而促使改名台灣大道成為事實,只是原構想的台灣大道分五段計畫沒有被台中市政府當局採納,改為九段及後來的十段,十分可惜。
道路更名的策進方案可以分成多種形式,直接改名與間接改名。(對抗版與昇華版)
原本存在中國各省分的中正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台後,直接更名,例如上海中正路1950年更名為延安路,即為代表。
台灣大道的作法不直接挑戰道路名稱的性質,採取間接改名,先提出一個高於該道路性格的名稱,使其產生質變,過程中,中正路自然消失,也沒有引起太多的反對聲浪。
直接改名的好處是挑戰威權人名道路名稱存在的負面價值,強制其存在走入歷史,過程中容易引起各種意識形態爭議,以威權對付另一種威權,也不失為可行作法。
台灣大道案例的啟示在於,只要能夠找到大於威權人名的名稱,轉型正義自然產生。
處處可見的中正路傷害的是台灣人的心靈,生活移動點滴之間,因為習慣,讓我們看不清楚這位威權統治者的黑暗,往好處想,中國與台灣真正的共識是,一同去除中正路,取代92共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