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停電原因很多,很難避免,只能減緩。缺電則是另一個範疇,因為電力供給多寡的選項受到很大的限制,核能與燃煤等傳統方式是否走入歷史,各界意見分歧。

台電公司表示,電力系統難免因天然災害、外物碰觸、設備故障等因素發生異常,在電業經營上無法完全避免。台電為降低停電造成的影響,除持續加強設備點檢、巡修維護外,另外為了加速復電時間,台電持續推動饋線全面自動化,經由安裝自動線路開關、監控設備及調度系統,若有突發事故發生時,可自動偵測、快速隔離故障區間,藉此將正常線路先行復電,縮短整體停電時間,盡速為民來電。

換句話說,停電很難避免,重點在於提高系統韌性,縮短停電時間,降低停電帶來的衝擊。跳電、停電當然會造成使用者不便,永遠有改善的空間。

缺電呢?情況更複雜,因為能源供給已非單純的增加發電量,還要考慮環境因素及淨零社會等政策目標。

換句話說,從過去到現在與未來,能源供給型態必然要轉型,核能發電及燃煤發電的時代將逐漸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綠色能源、燃氣發電。轉型當然會有陣痛及既得利益的抗拒,政治話術也因此會在此範疇打轉、反覆前進退後。

台電公司2024年初新聞稿: 數據分析

全國事故停電件數逐年減少,台電表示,經近年推動配電系統強韌計畫,配電事故停電次數從2012年的21,019次,持續降低至去(2023)年的6,115次,十年來降低七成,若是跟前(2022)年的8,140次相比,降幅亦達近25%,為十年來改善幅度最大的一年。台電將持續推動配電系統強韌計畫,以及全面饋線自動化系統,力求「停電更少、復電更快」,盡力降低停電對民眾的影響。

台電指出,自2018年推動「配電系統強韌計畫」,針對配電線路、二次變電所設備汰換、饋線自動化擴建及智慧變電所建置等4大面向的強韌工程逐步進行改善。為營造更加優質穩定的用電環境,台電自去(2023)年起,持續推動「配電系統五年升級計畫」,藉由強化配電線路韌性、二次變電所設備汰換及防災型線路地下化工程,以進一步降低事故發生機率。

台電也指出,配電網路結構複雜,全台的饋線約有1萬多條,線路總長度約41萬公里,線路上共裝設155萬具開關及148萬具變壓器,而電桿更有320萬根

所以當某一處設備遭遇到天災外力或設備本身故障,就可能引起饋線跳脫、造成小範圍的區域停電。分析每年造成事故停電的原因中,其中又有超過半數以上是因為外力與環境因素所造成的事故,例如動物誤觸、樹木壓觸、雷害、鹽害、施工不慎挖損、車輛撞擊及用戶設備故障引起等。

台電說明,電力系統難免因天然災害、外物碰觸、設備故障等因素發生異常,在電業經營上無法完全避免。台電為降低停電造成的影響,除持續加強設備點檢、巡修維護外,另外為了加速復電時間,台電持續推動饋線全面自動化,經由安裝自動線路開關、監控設備及調度系統,若有突發事故發生時,可自動偵測、快速隔離故障區間,藉此將正常線路先行復電,縮短整體停電時間,盡速為民來電。

台電表示,除了平時偶發的停電事故,台電也積極致力預防天災帶來的影響,特別自2019年後已經連續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然而去(2023)年卻接連有4個颱風造成台灣地區各地停電災情。針對易受颱風侵襲的區域,台電亦積極推動防災型桿線地下化,例如2023年初完成的屏鵝公路電桿線地下化後,該路段在歷經去年小犬颱風的強勁風勢,沿線居民皆未受影響而停電,也大幅降低該路段線路遭受樹木、外物碰觸配電設備所造成的停電事故,有效提升區域供電品質。此外,去年小犬颱風所帶來「強風無雨」的特別狀況,使得中南部沿海區域受鹽塵害導致無法正常送電,台電也立即啟動跨區支援,也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援協助,共同努力逐桿清洗桿上設備,終能完成搶修順利供電,後續也將持續進行線路設備的改善。

停電與缺電,台灣的一國兩制話術

還可以更好嗎?當然,問題是,數據顯示,停電次數已經明顯大幅減少。

桃園市長發言。4月16日下午1時起,大園區、中壢區、龜山區、桃園區陸續停電,影響1萬6181戶;隔日晚間,平鎮區停電3094戶;18日清晨7時起,桃園區、龍潭區再停1萬154戶;昨上午10時35分,新屋區停991戶,5天影響近3萬戶,民眾苦不堪言。桃園市長張善政說,無預警停電,不應該成為新政府給人民的見面禮,經濟部若一再堅持沒有缺電,只會讓人民更加反感,呼籲新內閣以開闊心胸檢討能源政策。

從停電變成缺電,桃園市長擔任過行政院長,他知道自己說甚麼嗎?

台中市長也來湊一腳。盧秀燕說,這麼多年來,她一直主張國家的能源政策一定要周全,因為國家的電力、水力都是國營的,既然國家要經營,沒有開放民間,國家一定要保證供應,而且要穩定的供應,不要讓民眾生活處在一個風險當中,有時停電、有時停水,影響到民眾的生活和經濟發展。

國家保證有甚麼內涵?此人說不清楚,只會說空話,沒有數據佐證,至於民眾活在風險當中,更是危言聳聽,這是市長該說的話嗎?

台電公司不知道穩定供電的重要性嗎?當然知道,問題出在,各種政治人物與意識形態的作弄下,台電公司真的能夠坐穩泰山,專心供電轉型與保證不缺電嗎?老實說,這種電力政治學,台電應該無能回應之。

 

台大機械系陳炳輝教授2024/4/22見解:

台電總經理因不捨同仁拼命努力供電、卻換來外界無限上綱的批評,公布辭職的消息,震撼各界,但筆者卻不驚訝,當在野黨不分是非、胡亂給台電蓋上限電與停電的黑鍋,特別在台電歷經電價成本、綠能轉型、天災韌性……各種考驗,卻仍表現優異、並且日益進步的時候,換來的不是肯定、卻是辱罵,誰能接受?

0403大地震,全台供電大致正常,即使有少數事故也在短時間修復,當時筆者就為文分析:台電在此次大地震中,展現能源韌性,可以歸功於三大原因:第一,花費千億的電網建設發揮效果;第二,綠能政策的成功,再生能源發電可以迅速救援;第三,儲能系統和靈活調度立大功,立刻補上在地震當下造成的電力缺口。

0415事件則可謂是大地震的後續,地震造成部分機組扭曲變形,需要維修暫時無法供電,但因應史上最高的4月用電需求,台電啟動行之有年的需量反應機制,以高價購電,雖然花了2400萬元,但避免了限電可能造成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損失。從0403到0415,說明台電在硬體建設、電力調度、市場反應機制上,都累積了多年的專業與努力,值得肯定。

但這樣反而讓在野黨罵得愈來愈兇,不禁讓人懷疑,不管台電做對做錯,有人就是要抹黑台電和能源政策。且讓我們回顧曾有人提出的網路數字:2018年上半年停電6563次,報導4千多則,但到了2022上半年,停電3794次、新聞報導卻達4萬多則。「停電次數少一半,新聞報導多十倍」。換成現在,就是「台電表現愈佳,被罵的愈厲害」。

不要看這些政治口水,看看客觀數字:與2012年相比,台電在2023年事故停電次數降低7成、少了近1萬5,000千次。而0403改強震對供電機組設備造成損害,當天影響超過37萬用戶數,台電動員超過6,500人次搶修,並在地震發生後4小時內,恢復超過95%停電戶數,12小時內達到99.7%的復電比率。

0415的需量反應機制則是國內外行之有年的機制,透過價格或其他誘因,讓用戶減少用電或提高價格購電,以避免限電或停電。此次0415 台電以每度最高 12 元購電,共花費約新台幣 2,400 萬元,2400萬元固然不少,但有人算過停電的損失是多少嗎?。至少以去年為例,需量反應平均每度成本2.16元,佔台電全年成本不到0.2%。怎麼看都是相當划算的。

在野黨監督執政固是天職,但套一句在野黨的話「台電總經理換誰都沒有用」,那麼「拼命罵台電有用嗎?」。綠能是趨勢,地震是天災,社會希望有安全穩定的供電,但能源韌性需要有前瞻的政策與務實的執行,僅憑胡亂抹黑,只會有反效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缺電 停電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