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又一次,日復一日,聯合報主筆黃國樑令人不敢恭維的文章,被公然刊登在聯合報。他關心的課題很多樣,只是,沒有一樣是從台灣人觀點出發。

我們不禁好奇,誰是黃國樑?他來自何處?甚麼樣的生長背景會孕育出這麼奇特的新聞人? 他有中國背景嗎?還是他來自鄉下相對封閉保守的環境?他的中國認知來自何處?

聯合報主筆黃國樑批李凈瑜人渣網友撻伐抵制統媒

尋找黃國樑-01

據王炳忠稱,黃國樑是台大外文系畢業生,他稱他為學長。可是網路上查了1980年台大畢業校友會資料卻顯示,台大中文系夜間部學號647519有一位黃國樑,該學制是5年才畢業,以此換算他應該是1956~57年次左右,當年的台大外文系應屆生包括雷倩等人,則是1958年次。

那些人系列: 黃國樑是台灣人嗎?

因為台大外文系友會沒有完整系友名錄可供查詢比對,這條線索原則上只回答了一半問題。

尋找黃國樑-02

檢視了黃國樑的臉書,有幾則與他的出生背景有關,例如:

1. 台大外文系齊邦媛老師(1924-2024)於今年3月28日去世,黃國樑在臉書留下:

齊老師辭世!當年不是雙號組,所以她不是我的戲劇課的授師,但記得有一次併堂上過她的課。她的凋零,是中國意識在台灣另一次的萎縮,甚至是結束!哀悼

那些人系列: 黃國樑是台灣人嗎?

以此推論,黃國樑應該是台大外文系畢業生,且在1988年(齊老師退休年)前上過她的課,換句話說,黃國樑應該是1988年前就在台大就讀。

2. 施明德先生2024年1月過世,黃國樑在臉書留下:

念高中時,美麗島事件發生。一群參與者皆被捕,施明德逃亡。他的形象在報上,成了江洋大盜似的人物。直到紅衫軍時,我才有機會真與他互動。而這中間,當然有他坐牢,以及他成了在野黨主席的年月。前後數十年,人的面貌可以千變萬幻。英雄、叛亂犯、改革者?隨社會認知與追求升降。唯一未變者,他的台獨信仰。美麗的執念?或錯謬的人生!

那些人系列: 黃國樑是台灣人嗎?

美麗島事件發生於1979年,如果當時的黃國樑是高中生(幾年級沒說),代表他應該是1961-1964年次之間的小孩。換句話說,他應該不是那位台大中文系黃國樑。

3. 2024年2月17日黃國樑父親過世,他在臉書留下: 

我先失去了孩子;如今,我再失去了父親!豈非如陳子昂那首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世間只剩我,踽踽獨行。

於我,失去父親,並不是一顆制導炸彈自天而降,轟掉了一座大樓,留下殘缺、破碎的驅殼。它更像,一根利刃,秘密地割斷了腳後跟一條靜脈,血於焉汩汩地,涓流於地上。它卻始終不被察覺,直到魂魄隨之一併流乾。父親是誰?一位替你承載一切生命焦慮與苦難,無需等待、始終實存的果陀。或是,一個喑瘂的俠客、苦行的老僧。反正,但凡要有一個無憂的童年、或青春!就要有一位宵旰勤勞、不知寒暑的父親。連走都如此瀟灑,過完了一個年,在沒有人警覺的清晨,心臟就如腦中早已算妥的程式一般地衰竭。因為你剛說過,走這一遭,已經夠了!只好在我已不太管用的腦中,搜尋你的身影;太長的歲月,情景一幀幀地掠過,包括小時候,被你教訓、體罰後的憎怨、與忿恨。你像是早就決定,做一個敦厚、但不被瞭解的父親,默默走完並不精彩、卻不負上蒼的一生。

在黃國樑悼念父親訊息中,他住在台南的妹妹(Marisa)留言表示: 

爸爸的人生平凡中見其偉大,爸爸國小畢業,卻辛苦養育6個子女,讓我們讀書,從不求回報,小時候對你的嚴厲,是望子成龍,在我的心裡,爸爸的心很柔軟,他常說:吃虧就是佔便宜,所以,他總是以寬厚的心對待身邊的人,在晚年,帶著殘弱的身軀一直照顧著生病的媽媽,這是我見過世間最美好的的愛….

這段文字透露家人間的情感,也間接表示,黃國樑應該有其他五個兄弟姊妹,並非獨子。父親國小畢業在那個年代應該表示,他的父親應該是日本統治時期在台灣出生長大的小孩,1940年代前後,可能念過日本書,也可能在戰後念過國民政府時期的小學。(大膽猜測: 戰後來台的外省人,很少會說自己是小學畢業,要嘛高學歷,要嘛大頭兵不識字)

整理一下,黃國樑應該是1963年次左右出生於一個家裡有6個小孩的台灣本地家庭(新竹市?),1980年初期進入台大外文系就讀,有沒有重考無從得知。畢業後(那一年不知)進入聯合報系。2012年他與當時的太太彭正儀共同擁有的16歲天才兒童因罕見疾病,不幸過世,對他顯然造成很大的衝擊。他父親今年過世,從文字中可以看出他的失落與感傷。這樣的成長背景應該與外省二代有很大差別。

繼續找尋黃國樑!

出發點不是探究個人隱私,而是追尋他的思路歷程是否與成長背景,或者特殊人生經驗有關

他的成長經驗是都市,還是鄉下?他是眷村長大的小孩嗎?還是他是客家村莊培育的黨國知識分子?他心中的大中華民族黨國思想不曾受到自我的挑戰。

他怎麼進入聯合報系服務?服務幾年了?他有接過行政職嗎?他怎麼可以如此狂妄自大,用字尖酸刻薄,而不知。聯合報主筆的行列是一群同溫層的棲息地嗎?

他受過甚麼樣的挫折嗎?他跟台灣社會有深仇大恨嗎?為什麼他對中國威權者這麼寬容,對台灣人自己選出的總統這麼不屑。對中國的強大引以為傲,甚至還以此恐嚇"台獨"分子,他知道身為中華民國人民,在中共統治者眼中就是台獨,就是破壞統一大業的障礙嗎?中國的強大,不是在台中國人的靠山,而是世界和平穩定的威脅,他知道嗎?

他真的這麼天真地認為,詆毀台獨、消滅台獨分子,台灣就可以輕鬆被中國統一,滿足於中國極權統治?他真的願意自己的家人與妹妹,活在中國極權統治的陰影中嗎?

 

那些人系列: 黃國樑是台灣人嗎?

黃國樑真的住在台灣嗎?天龍國人?

身為新聞人,他知道甚麼叫做客觀公正嗎?新聞分析有立場不令人意外,但是新聞報導處處受制於狹隘的意識形態,這樣的記者,適任嗎?

身為台灣人(或者中國人),他真的認識中共政權邪惡的本質嗎?身為媒體人,將此邪惡政權種種作為視為理所當然,無能檢討加害者的行為,卻總是將矛頭指向受害者,新聞分析變成加害者的傳聲筒與啦啦隊,台灣社會到底是如何培養出這種奇葩? 令人不解!

2023年雞蛋事件竟然牽扯到華夏血統之爭?

黃國樑在臉書提到:「最令我難以接受的,是分明就是一顆雞蛋,這群綠魔人,硬是要橫跨一整個大平洋以及赤道,遠從堪稱地球最遠彼岸的巴西進蛋,卻不從一水之隔,只有淺淺一彎海峽之遙的大陸進蛋;於我,這真是噁心到了極點。難道吃巴西蛋就能除去他身上的華夏血脈就能將自己吃成西方的混種?或是讓孩子徹底遺忘他們的先祖來自唐山?這麼一個島,能不對它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嗎?能不對它施以最嚴厲的制裁嗎?光一個蛋都這麼涇渭分明、楚河漢界,還需要給它什麼情分呢?」

資深媒體人馮光遠對此表示:「對於這種媒體奇才,思索再三,決定再幫他加點料,希望他堅持下去。」並以「黃國樑文體」發文反諷:「其實不僅是蛋,還有一堆食品,台灣政府竟然都不從中國進口,於我,也是噁心到了極點。例如:中國著名的地溝油。蓋上檢疫合格章的病死豬肉。經亞硝酸鈉浸泡,胭脂紅上色加工滷成的假牛肉。藥水豆芽。注水肉。各式假酒。人造豬血。三聚氰胺奶製品。糞水臭豆腐。冒充食用鹽的工業鹽,等等。須知,台灣、中國,只有淺淺一彎海峽之遙,進口這些中國食材食物,就算再毒、再假、再噁,可是卻能讓台灣的孩子不忘他們身上的華夏血脈,讓台灣的孩子不會吃成西方的混種,讓台灣的孩子不致遺忘他們的祖先來自唐山,這,民進黨政府,難道你們就一定要這麼涇渭分明、楚河漢界嗎?」

馮光遠直言:「建議黃國樑,你一定要跟你報社的長官建議,從己身做起,先少量地從中國專案進口上述食品、食材,擺在你們聯合報的福利社販售,或者直接進入聯合報員工餐廳烹調成餐,供應有著濃濃中國情的同仁享用,吃完,整個報社都能寫出像你這樣的奇葩文章。」最後馮光遠則反諷:「我是馮光遠,我呢,以前在余紀忠先生的中國時報,哇,也曾經是主筆耶!只是,才氣當然沒有聯合報的主筆高,慚愧啊!慚愧!」

此外,馮光遠也在貼文留言處轉貼政府不從中國進口雞蛋的原因,表示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副署長徐榮彬曾指出,不從中國進口蛋,主要是因為中國防治禽流感是以疫苗為主,與國際建議不符,因為蛋雞打疫苗,可能遭禽流感病毒感染卻未發病,成為「無症狀病雞」,病毒恐進入雞蛋中,若進口可能會擴大國內的禽流感疫情

一顆雞蛋到頭來變成華夏血統之爭,黃國樑之流住在台灣,卻心在中國,不禁令人懷疑,他如果搬到北京,還能如此囂張跋扈嗎?還能如此口無遮攔嗎?試問,如果他是當時的執政者,台灣市場是否就如此無設防地引進中國雞蛋,自動成為華夏子孫的病雞之子?

他是這位黃國樑嗎???聯合晚報/2012.10.01/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中秋節,是個月圓人團圓的日子,但對罹患罕見疾病尼曼匹克症的黃穎之父子來說,卻是此生最後相處的感傷夜晚。 16歲的黃穎之罹患尼曼匹克症與病魔纏鬥近10年後,一個月前突然昏迷倒下,因為停止心跳及呼吸過久,造成腦部嚴重缺氧受損,病情急遽惡化,父親黃國樑不捨心愛的孩子繼續受苦,決定全家過完中秋節後,今天拔掉他身上的呼吸器,讓他平靜離開人世。

「今天雖是中秋佳節,我卻毫無過節的心情。」黃爸爸昨晚接受訪問時,語帶哽咽地說,他一心想望的是維持穎之最後的尊嚴,讓他早日脫離病魔折磨,「因為,他的生命真的太可憐了。」
 

PS: 累積附件

找到一份1994年黃國樑報導的線索,以此推論,他在聯合報系的記者生涯應該已經30年。他是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職場,還是先在其他地方待過,這部分還有待考察。他早期很多報導與林修全連線,此舉是否代表林修全比黃國樑更早進入聯合報系?黃國樑有唸過研究所嗎?有出國念書嗎?這些也有待考證!

林修全是明新工專機械科畢業,後進入政大新聞系與台大國發所,2017年的職位是聯合報採訪中心主任。

黃國樑,1994/12/13。〈陸委會舊人看新人 蕭萬長 揮灑空間更開闊? 大陸政策受限大環境 部分陸委會官員態度保留〉,《聯合晚報》,版3。

黃國樑,2012/3/30。〈第二號人物碰頭 身分層級意義比政治對話重要〉,《聯合晚報》,版A6。

聯合報記者

黃國樑

胡扯的新聞人: 2016年預言,如今何在?

這位聯合報記者如何錯判形勢,讓我們看一下他在2016年5月18日蔡英文尚未正式就任總統時的預言:

-我完全同意馬英九鬥王是他第二任期的敗筆,令人搖頭嘆息,但問題是出在馬英九的性格,而不是能力,馬英九有政治潔癖,故而他不願用把資料丟出來讓代理人去鬥爭,自己卻隱身幕後當藏鏡人的辦法,但並不是他想不到用這種宮廷式的鬥法。

依我看,蔡英文由於根本錯估了中國大陸崛起的勢頭,將讓台灣的經濟一敗塗地, 她恐怕很快就會耗盡人們對她十分薄弱的信賴 ,然後開始走上陳水扁的老路

如果真是這樣,蔡英文顯然比不上陳水扁,陳水扁在那個年頭,都曾想要承認「九二共識」,蔡英文卻在中國大陸的量體已成長至少15倍以上之後,繼續拒絕「九二共識」,她的失政已經開始讀秒

-跨大中國發展問題不大,畢竟當時的社會主流確實如此,問題出在,過去八年蔡英文總統的努力,他真的沒看見嗎?身為新聞人,這種鴕鳥心態,如何呈現正確且翔實的新聞?對待敵人處處妥協,面對台灣,卻處處作梗,試問,他真的是台灣培養的媒體人嗎?

住在台灣卻看不見台灣,漠視台灣,這是個人悲哀,還是社會悲劇?

面對這種新聞人,我們能做甚麼?

一個在聯合報上班三十多年的資深記者,我們竟然對他的背景一無所知,他的同儕對他的言論也選擇默許,這是言論自由的極致?還是殘害台灣的進行曲?

 

PS: 台大中文系1980年畢業系友名錄

夜間部 中文(五年) 
657501 薄亦芬
657502 吳霞彩
657503 邱美娥
657504 龔慧治
657505 歐真光
657507 鄭珮瑩
657508 梁志剛
657509 梁友平
657510 林德娜
657512 徐月嬌
657514 邱秋菊
657515 袁碧雯
657517 張 雯
657518 連嫣嫣
657519 王家培
657520 覃曉萍
657521 高素卿
657523 孫漪芳
657525 劉一華
657526 郭雲珍
657527 陳秀美
657528 張 瑜
657531 廖慧娟
657532 溫玉美
657533 楊中瑞
657534 王枝蘭
657535 葉陳倩
657536 陳淑敏
657539 許美玲
657540 梁秋蘭
657541 周千琦
657543 鍾富美
657544 廖靜嫻
657545 何秀貞
657546 張彩雲
657547 林孟瑩
657548 鄒麗燕
657549 譚凝慶
657550 史美瑤
657553 張彩雲
657556 竇松林
657408 林 姿
651163 陳火生
647544 賴志龍
647539 鍾親親
647529 彭雲芳
647519 黃國樑
647515 楊明興
647426 李漢雯
637548 陳永和
arrow
arrow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