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智學(Anthroposophy)探索人/群體四個身體的內涵與演化,強調靈性科學的可能性,並以七年為周期,探索過去與未來,並且根據現況的分析與感悟,企圖走出一條更好的社會的路徑。四個身體分別為物質體、生命體、感知體及自我體,從礦物、植物、動物到人的合作過程。風火水土的週期循環,台灣的社會運動還要繼續在你我他之間對抗,或者要逐漸走出你我他,在我們(community)的共同體中,注入溫暖的感覺,激發更大的社會力,解決關鍵的問題,這是有趣的理解。

 

人智學透過12種感官的認知,企圖透析個人與社群的演化程度,首先是觸覺,這是人類透過接觸與碰撞掌握界線之關鍵,其次分別為生命感、律動感、平衡感、嗅覺、味覺、視覺、溫暖的感覺、聽覺、語言感、思想的感覺及自我的感覺,前四者為低階內在肢體感官,視覺、溫暖感、嗅覺、味覺則為中間值,聽覺、語言感、思想的感覺及自我的感覺則為高階、外在感官。

 

這裡面有幾個觀念互為糾葛,值得重視,也就是人與土地的關係。

 

從小我到大我,小我一直追求becoming,成為特定的標的,大我是超越小我beyond而得。有失才有得。

 

台灣人意識的探討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台灣人的特質、台灣人如何形成及台灣人未來發展方向。台灣社會歷經幾百年國家與社會的關係轉換,目前正在公民社會、經濟社會及政治社會轉折交叉點上,如何在自由、博愛與平等(基本人權與文化多元、互助與分享、程序與實質參與等)的基礎上,透過社會啟蒙與創意,引動更大的能量,這是未來領導者可做為、有所為之處。

 

假設都市是一個容器,台中土地過去幾百年來裝了甚麼,積累了甚麼樣的文化底蘊?1908年的鐵路通車,創造了台灣人集體意識,因為交流更便利了。然而過往幾十年的方塊主義(官僚技術本位)與迴避態度(視而不見),導致台灣的建築與土地利用嚴重失序,法制體系與現況環境嚴重脫節,農地不在只是農地,保育區不像保育區,建築方塊要求與人民對氣候環境的回應格格不入。

 

台灣未來要應用大河理論還是大樹理論引領之? 大河源頭只是一個開端,並非全部,大河從山嶺進入坡地與平原,沿途不斷創造與吸納分流力量,最後流入大海,成為世界的一部分,這是海洋、海島性格的內涵。大樹理論種源頭,根莖所在不得輕易更動與移動,即使大樹分支側翼,還是不容些許擾動與變亂,造就了歐陸型文化底蘊。

 

也就是說,我們究竟要先求穩定、再求發展,或者直接在發展中,找到生存之道,何者具有高度社會共識? 兩種價值觀差異造就的過程與結果可能截然不同。

 

Better society更好的社會,這是政治、社會與經濟改革的努力方向,在此過程中,我們除了注意體制的調整與改變,更要重視土地與環境的變遷,建築與周遭環境融合的美學基礎。改革可以一次到位,也有可能拖延、分次到位。台灣從1986年到2016年的政治改革過程,已經逐漸走上正軌,接下來的社會與經濟改革,尤其是心靈改革及財富重分配同等重要。

 

中國因素是台灣人的宿命,與其抱怨,不如從中找到生存發展利基,沒有痛何來深層的同理心與感受,這是台灣人的共同體。除此之外,我們不需要妄自菲薄,台灣的大航海時代文明、社區營造力量皆是歷代累積的資產,更重要的,台灣的南島語系對世界的貢獻更不可被忽略,Jared Diamond:

 

從戴蒙的著作,我們看到了台灣在世界史上扮演了遠比我們台灣人所了解的更重要角色。這個角色,不是當今大多數台灣人父系的漢民族,而是大多數台灣人母系的原住民所拓展出來的重大事蹟。戴蒙早在他一九九七年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就有專章說明在一四九二年,歐洲開始殖民美洲,印歐語系開始擴張以前,南島語系(約有一千二百種語言)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語族。東起南美復活節島,西至非洲馬達加斯加,真正縱橫四海二萬六千公里,其源頭都是台灣原住民。在二○○○年,他更在世界排名第一的科學雜誌《自然》上發表了一篇「台灣帶給世界的禮物」(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再進一步闡述這個過程。

 

Benedict Anderson1983年提出的想像共同體變成可能肇因於印刷術與歐洲宗教革命,他也據此推導出民族主義共同體的新看法,並且以更中性角度看待之。

 

同理推之,台灣與台中的未來變革理當從社群與社區開放中找答案,與其由上而下,不如透過開放性平台(openness),啟蒙與釋放更多的社群可能性與社會力,也就是說未來的台灣應該不是一種面貌而已,過往大一統的教育體系專注於一條鞭、階級式義務教育與共同教材的時代已然過去,我們應該提供所有自我找尋自我失去的能力,或說,心靈改革,提供建構自我與修補自我的機會,才能創造更有趣的台灣與台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學 人智學 台中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