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鐵路發展史上,中部是一個特殊區塊,1908年陸續完成的山線縱貫鐵路雖然達成了台灣南北貫通的使命,卻遠離台灣的海岸線地區,直到1922年90公里長的海線鐵路完成,從竹南到彰化間的大環線框架百年來扮演南北貨運連通的大動脈。
理論上而言,海線應該要一路連結海岸地區,怎麼會到彰化就轉彎了呢?據說原因之一是鹿港人反對鐵路經過,1970年代也有美國廠商來台洽談興建連結基隆與高雄港口的貨運鐵軌,因為鐵路法限制無疾而終。
近年來,中部人逐漸看到鐵路軌道在中部的特殊性,也在地方選舉中喊出大台中山手線的口號,山手線其實就是在台中北側,后里與大甲兩端設立鐵路支線連結,利用既有鐵路軌道形成一個約60公里長的環線鐵路網,這是一個從地方發展及城鄉連結角度,看起來很合理的基礎建設。
遠在台北的交通部官員卻不這麼認為,他們的觀點是,后里、外埔、大甲等地人口數有限,不適合投資設站,加上清水以南的海線至今只有單軌行駛,若要變成環狀鐵路,至少要有兩軌以上的系統才能提升運量。
對地方而言,過去的鐵路建設或許跟房地產開發有關,尤其捷運更是以人口密集度為重要考量。鐵路呢? 難道鐵路建設只能接送在地人到各處嗎? 外埔的酒莊、大甲的信仰美食難道不能作為興辦鐵路設施的理由嗎?
人多好辦事,但是,人是怎麼變多的? 不就是透過適當的交通建設,引導人口合理分布,刺激地方發展提升?
1920年代的海線鐵路建設,引自維基百科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