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得機會邀請到政大歷史系/台灣史研究所薛化元教授來到台中,他是彰化市人,念過台中居仁國中,國中畢業後即搬到台北至今。去年政黨輪替後出任228基金會董事長,他到台中的演講題目是國際法上二次大戰的結束與台灣地位問題,這是一個所有當代台灣人應該要充分認知的課題,也是一個至今充滿爭議的話題,從他口中道來,意猶未盡,演講後的討論更是充滿熱情與活力。

有幾個以前出現在台灣教科書上的文件,透過薛老師的深入淺出介紹,於心有感:

1943年11月26日當時的美英中共同簽署的開羅宣言,引動台灣調查團。

1945年7月26日杜魯門主導的波茲坦宣言,主題是德國戰敗處理。

1945年9月2日盟邦統帥及美中聯合王國及蘇維埃接收的日本降書,中華民國代表為何應欽。

1946年1月12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告台灣省民自1945年10月25日以後回復中國國籍。

1949年1月蔣介石提醒陳誠,台灣地位未定。

1950年6月27日杜魯門台灣中立化宣言,及葉公超之附屬聲明

1951年9月8日48國聯合簽署之舊金山和約,日本放棄台灣,並未明確指出交給誰,引發台灣前途未定論。

1952年4月28日中華民國與日本國和平條約,中華民國政府至今統治台灣的法理依據。

1954年12月2日簽訂中華民國與美國共同防禦條約(台美斷交後一年失效,1979年12月24日止)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權利,蔣介石非法佔據席次被驅逐。

 

薛老師的結論:

1. 台灣國際地位問題的釐清,必須借助於更多的法理與學理的解釋

2. 在台灣有一些流行的說法,實際上並不合歷史的史實。也有一些在國際法上似乎言之正理的主張,在歷史上也未能成立。

3. 台灣的定位問題,並未透過條約簽訂或是聯合國憲章得到國際法的最終處理。

 

個人心得:

1. 中國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並非建國/開國紀念日,而是取代中國舊政府的新政府,這點說明,中華民國政府已經失去統治中國的權利。台灣人必須清楚認清,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的統治權及聯合國席次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一個中國、一個政府。

2. 台灣人對內要爭取民主,對外要爭取主權,中華民國政府對台灣只有統治權,並沒有主權代表性,因為台灣人至今還沒有行使自決權,台灣人的主權自決需要更周全的教育基底與社會共識。台灣自決權行使不能被框在爭取一個中國下的自治地位,而是宣示主權在民的國家意志力。

3. 沿用一個中國,使台灣成為中國一部分,對台灣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唯有獨立建國才能走出台灣人自己的國家前途,與中華民國政府任何形式的掛勾皆會引發中國政府延續與繼承台灣法統的危險性,阻礙台灣人獨立建國。

4. 台灣人要利用各種機會,充分傳達主權在民的意志力,使其成為台灣社會最大的後盾。台灣WTO大使被自宮、台灣奧會自我矮化為中華奧會等教訓不能被重覆。

5. 聯合國憲章23條清楚規定: 1. The Security Council shall consist of eleven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ance,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hall b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The General Assembly shall elect six other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to be non-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due regard being specially paid, in the first instance to the contribution of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to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nd to the other purpose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also to equitabl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應該是常任理事國啊。

 薛化元  

2017529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國家地位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