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價值是保障私有財產權,土地又是私有財產權的大宗。試問,地權界線內是否真的屬於高高在上的私人財產?答案當然不是,私人所有權只有眾多權利的一環,並非全部。

在鄉村聚落中,我們經常看到房舍緊貼狹小巷弄的現象,這是老舊聚落的宿命嗎?有沒有改變的機制?

方法之一當然是透過公共設施界線的介入,例如道路線,使兩側發展可以趨近於可管理性。

另一個很少被提及的方式是: 與其沿著進出道路劃設,能否改用虛擬建築線,此線直接進入私人產權區,在地籍線錯綜複雜區,有沒有可能透過可預期的建築線劃設,進而引導後續的鄉村區改建行為以建築線為主要改建依據,這過程則不涉及公共設施用地線的畫設。其次,有沒有可能以街廓為單元,進行紙上重劃作業?

 

c41f76ac924a927a4d72430fe78f3b15 (1).jpg

地籍線、建築線.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