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是建築的容器,也很容易成為扼殺建築創意的戰場,理由很簡單,因為建築產業是地方經濟的火車頭,建築產業每一個環節皆與都市治理模式息息相關,當都市治理機制出現問題,建築創意及建築產業首當其衝,參與其中的人才與資金必然受到影響,遑論投入資金的回收。

建築building來自於IDEA,先有想法,才有建築計畫。建築想法可能來自對市場需求的敏感,或者開發者自身能量的展現,前者呼應市場動態,透過適度的供給,滿足需求,後者引導市場,創造需求,兩者同時存在,互為影響,也因為如此,都市建物才能更精采。

有了想法,建築啟動需要幾項生產元素配合: 土地、人力、資金,三者的結合才能創造建築的實踐性。

1. 土地land可分為需整合及整合完畢兩大類,前者需要時間與人力的投入,涉及很多的溝通協調,通常此類土地位於老舊更新地區及缺乏細部計畫區,後者來自成熟的重劃區素地,可立即被雕塑成特定產品。

2. 人力資源human capital包括很多部分,包括規劃與設計人才,有土地才能在紙上作業,紙上作業則需要特定的專業者。

3. 最後是資金capital,沒有資金,再好的想法也無法被實踐。資金包括自有與借貸,兩者互為影響,也互相牽制。

生產元素結合需要營建行為的支持,這也是台灣地區長期被詬病的一環,土木營建、機電、設備文化與上層設計本來是一家人,也應該有緊密關係,但是到了此環節,往往因為經費考量,調度能力而影響設計成品的實踐。反之,若此部門能夠成為建築計畫的最佳夥伴,往往能夠創造好的產品。

營建行為的完成帶來成品與產品,這是商品化最重要的過程,沒有產品,建築產業沒有辦法存續。有了商品,當然需要需求者,這部份有人透過代銷、行銷、包銷等機制進行,透過中介專業,創造產品與消費者的結合,使商品成為可用品,包括住家、店鋪、辦公、商場等實用品。

一道又一道的環節皆與都市治理模式,治理能力有關,一個缺乏自信的城市,不容易吸引具備市場水準的建築專業者,一個治安不穩定、教育文化水準低落的城市,不容易吸引外來人口的進駐。

有效率的都市治理團隊通常可以透過有層次的細部計畫,創造具備一定水準的社區環境及可建築用地,並且透過都市設計審議、綠建築、節能建築、防災建築及開放空間獎勵等機制,鼓勵建築生產單位研發更具備公共性的建築產品,形成互利正向的產業循環。

都市治理模式影響建築從無到有的所有環節,包括生產者、專業者、投資者與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及決策模式皆會受到都市治理模式的影響,不可不慎。

 

引用:

「建築業不能一直停留在買地、蓋房子的階段」,興富發建設鄭欽天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最語重心長的一句話。從2014年開始,因為政府一連串的房產政策,導致房價重新整理,上市滿20年的興富發集團,知道只賣房子不能走得更長遠,因此將發展第二核心事業,也就是利用現有建案的商用不動產,發展出辦公大樓、購物商場和飯店等具有固定收益的經營事業體,每天收取現金流,以支持穩定的股利發放。鄭欽天說:「目標10年內,要讓興富發躋身亞洲10大地產開發商」。

鄭欽天從高雄發跡,當過廣告業務和房產經理,直到30歲獨自創業後,開始了營建之路,在他的努力下,興富發在2014年創下上市櫃建商中,營收達375.15億元歷史紀錄;而今年上半年,興富發營收達228.15億元,不僅是去年同期69.17億元的3.2倍,更一舉超過去年全年營收186.7億元;因此對於鄭欽天要讓興富發躋身亞洲10大地產開發商的目標,「相信他一定做得到」。


原文網址: 為業界培育人才 興富發欲設立建築經營專業學院 | ETtoday財經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830/1247670.htm#ixzz5taBKLCe0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