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省城,一個省的行政中心,當然是公家建造,公家接管,公家維護,對吧。臺灣省城呢? 台中人自己蓋的。 有夠神奇,結果卻只留下片段點滴,徒留遺憾滿堂。留下來的考棚,本是科舉時代的遺留物,多少菁英前輩為了求取功名,一次又一次過關斬將,只為了成為服務人民的公務員,或者說,服務至高皇帝的僕人。

這種扭曲人性的科舉制度設計,在中國社會持續了1,300多年,直到20世紀初期才走入歷史。從民間社會觀之,如果考取功名只是成為高階公務員的門票,為什麼流傳鄉里的官員住家,各個豪門大戶呢?公務員薪資真的這麼高嗎?

當我們留下省城考棚的時候,我們到底留下甚麼? 科舉時代的遺留物,我們真的認同嗎?

科舉制度

鄉試由朝廷選派翰林、內閣學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鄉試,試《四書》、《五經》、策問、八股文等,各朝所試科目有所不同。各省的學政是不能主持鄉試的,學政負責主持院試,選拔秀才,並督察府、縣的學官。 明清在各省省城「貢院」舉行鄉試 , 明清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考期在子、卯、午、酉年的秋八月,又稱「秋闈」,為正科。

鄉試是中國自元朝仁宗時代起,在科舉制度中正式設置的,以一級行政區為單位舉行的全國性地方考試,是會試、殿試之前的考試。

明清時,參加考試人員,需有庠生、貢生等諸生資格。考中者稱為舉人,取得會試資格。其中,第一名稱為「解元」,前五名稱為「經魁」。

台中市三民路台灣省府儒考棚:

臺灣府儒考棚,做為全臺考生參加鄉試之用,原為清光緒十七年(1891)臺灣省城(以今臺中市為省會)小北門街內建築群的主體部份,是為當時城內規模最大之建築群, 清末以中部之臺中市為發展重心,因建設時間短暫隨即受到日治時期大刀闊斧的全新規劃,原有城內建置拆除殆盡,僅大北門樓及本建物保存拆遷,清末發展痕跡已不易復見。其建築主體為五開間,均為福州木構架工法之官署格局作法,正間抬梁,左右次間穿斗,前後有軒,圓形柱珠,設色以黑漆為主,二側有附屬房舍,並殘留有日治時期遷建後之加設隔板構造痕跡。本建築為臺中市目前僅存之清領時期建築遺構,亦為臺灣現存少有之清領時期官署建築,尺度、工法及用材均極為罕見,採用中國江南地區傳統建築風格,且保有完整大木構架及捲棚廊軒,為今日臺灣僅存的考棚建物。

日治初期曾作為臨時警察官署,大正七年(1918)年因臺中州廳廳舍的擴建工程而拆遷,移現址作為警察俱樂部而得以保留,其遷建歷史見證清領時期官署群落至日治州廳區之都市變遷,極具保存及建築研究價值。

台南市在2017年新聞:

考棚是清代試場官員辦公及考生應試的地方,又稱「校士場」或「校士院」。清領初期並無專設的考棚,直到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年),台灣文風鼎盛,考試人口眾多,原有應試空間已不敷使用,才在台灣府署(今衛民街、武德街一帶)西北方新建「台灣府考棚」,於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完工,約有三千個座位。後因府治轉變,改稱為「台南府試院」。

文資協會總幹事蔡佳樺表示,衛民街、青年路一帶,早在一九七九年洪敏麟主筆的《台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中,就指出當地為歷史高敏感地帶,考棚、鴻指園、府署、領事府都在這裡。建商開發之前,該地原為憲兵隊。一○四年協會獲得樹谷文化基金會補助,進行台南市舊城區文化資產歷史考古普查計畫,確定台灣府考棚遺址、台灣縣署遺址等六處疑似清領時期的遺址,2016年又會同成大公共工程研究中心對六處進行透地雷達探測,確定地表下存有疑似遺址的建築遺構殘蹟,因此向文資處提報,希望遺址獲得保存。

台中市志對台灣府第一任知府程起鶚有如此紀錄:

程起鶚,字挺生(一作艇笙),道光十八年(1838)出生,為浙江省山 陰縣人。曾是縣監生,捐官布政使經歷。同治十三年(1874),補授臺灣府澎 湖通判。光緒五年(1879),補授泉州府廈防同知。光緒九年(1883)七月, 陞任臺灣府知府。

臺灣建省後,光緒十三年(1887),設臺灣府,以起鶚擔任知府,當時清賦、丈田的工作尚未完成。

光緒十四年(1888),施九緞之亂平定後,官民 之間的氣氛仍然緊張,容易產生嫌隙。起鶚親自坐鎮負責清丈業務,力請巡撫比照嘉義尖山堡沙田則例,分三等改正,而從亂罪惡者,擒而治之;疑者 赦之,人心漸安。

光緒十四年(1888),發生大水災,茄投各莊死傷甚眾,二八圳(八堡圳)圳路大多損壞,千餘甲良田毀於一旦。起鶚奮力救災,飭令縣衙負責收埋死者,豁免田園損壞者之租稅,並另尋覓荒地開闢新圳,以排水澇,而利灌溉。 起鶚在彰化八卦山定軍寨,周圍種植竹林以防傾圮。並將一部分田租收入,撥為書院經費,且抽洋藥税,以助育嬰堂開支。

光緒十七年(1891)四 月,獲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七月,起鶚因病逝世於任上,享年54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省城 府儒考棚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