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該來的,還是會來。

縣市國土計劃已經在2020年初陸續到位,接下來就是審議,通過與執行階段。是嗎?

就在今天國土計劃委員會現場農業發展地區報告案中,很多縣市才第一次聽到,原來非都特農區及一般農土地,一旦土地劃入農123及農5,未來將可享有每年每公頃-農業環境基本給付金一萬元(5000元一期),這是基本款,農委會組長還表示,除此之外,有機耕作、參與替代進口作物耕作及節水耕作等作為也將享有農業鼓勵金,算一算,有些地方的農地農用者將可以領取不少的獎勵金。( https://www.afa.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286 )

這是108年12月20日農委會發布的資料:

新增農業環境基本給付

(1)對象農地:非都市土地之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內農牧用地,且維持農糧作物生產使用。

(2)給付要件:

A.農民需依本計畫相關規範所訂申報期間向鄉鎮執行小組申報種植作物(如申報種稻《含繳交公糧或稻作直接給付》、本計畫轉(契)作及自行復耕《水稻、雜糧、果樹、蔬菜、花卉、其他、大蒜》等項),並經勘(抽)查符合本計畫認定標準,始得領取;經勘(抽)查有違反規定者,不予給付。

B.農地上不可耕之面積均予扣除,不予納入給付範圍。

C.申辦生產環境維護措施者,當期作不予基本給付。

D.林木(基期年土地申辦本計畫短期經濟林除外)、庭園景觀栽植或零星點綴栽植花木造景,不予基本給付。

(3)給付標準:每期作每公頃5,000元,全年限申領兩個期作。

 

但是翻開所謂綠色環境給付金,原本以為是新鮮名詞,結果農糧署竟然已經用了多年,以前叫做休耕補助,為了是因應加入WTO的農業產品競爭。後來變成六大主力耕作獎勵金,直到108年才又新增一公頃一萬元的農業環境基本給付金。只是這樣的政策只涵蓋了約31萬公頃左右農地,距離所謂全國農地總量74-81萬公頃,差距不小。

107年初:

農委會評估,現有26萬位稻農(27.5萬公頃)、34,069位進口替代作物農民(34,751公頃)、3,127位外銷主力農民(3,190公頃)、8,482位有機及友善耕作農民(8,652公頃),因實施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而獲益,每公頃每期作收益可以增加5千至1.5萬元;未來配合國土計畫農業發展區域劃設,農地農用而被保護,實施對象將再研議增加非基期年所有農地,期達保護優良農地、維護農業生態並促使永續發展之目標,建立農業新典範。

通過有機驗證或友善耕作登錄有案之農友,除可依「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申領相關給付或獎勵外,並可依「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補貼要點」申領補貼,有機轉型期驗證農地每年每公頃生態獎勵3萬元及收益減損補貼3~5萬元;有機驗證農地及登錄友善耕作農地生態獎勵每年每公頃3萬元,藉由推動有機或友善環境耕作,營造永續綠色環境。

所以今天的國土計劃委員會議揭露,所謂農政資源投入到底是甚麼?一年要編列多少預算,這樣的政策推動與農地農用、糧食安全有何關聯性?這樣的議題顯然超越此類會議的範疇。

農委會既然關心農地總量,他們真的認為每年一公頃一萬元就能換回農地主耕作的心嗎?

農地主除了耕作之外,對自己的土地難道真的沒有其他選項嗎?那些違規使用者到底想甚麼?那些膽敢買農地違規使用的市場交易員,他們心裡想甚麼?他們心中的政府長甚麼樣?

如果我們基於區域差異性,立即宣布中南部農地主可以合法興建農舍及營業場所,農業土地會起甚麼樣的結構性轉變?北部地主能夠接受嗎?

當我們選擇忽略現況,忽略地主意願,這樣的農業發展地區劃設意義何在?滿足中央官員技術層面至上的虛榮嗎?還是避免未來災害的必要之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