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過去的土地徵收制度不公平,以遠低於市價的公告現值做為價購基礎,便宜了政府,苦了地主。即使制度已經調整為市價徵收,很多地主與屋主還是認為參與徵收只會賠錢。
如果,我們將土地徵收私人土地的計算式改成遠高於市價呢?這時候徵收的阻力會消失嗎?這樣的制度設計會產生甚麼問題。
當土地徵收變成新台幣高低與多少之議,土地記憶、情感、連結,還會繼續存在嗎? 記憶可以是過去的延續,也可以是現在的開始。都市發展過程中,很多建物與活動來來去去,我們不可能將所有建築保存下來,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私人財產保障之外,更有處份的自由。強留下來的,萬一記憶失序了,反而留下另一個未來的痛苦。
當談判到最後只剩下金額多寡之爭,過往的程序正義變成談判的籌碼,目標達成了,然後呢?
2020.4.8 新竹市公道三新闢道路工程用地徵收案,4月8日經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第200次會議審議通過,歷經30年的公道三拓寬案終於獲關鍵性進展。此徵收案長度約500公尺,徵收面積0.044275公頃,將於5月公告,6月發放徵收補償費,明年底完成道路工程。
市府工務處指出,公道三新闢道路工程北起延平路1段214巷,南至客雅溪防汛道路及頂雅橋止,新闢路段路寬30公尺、總長500公尺,包含460公尺新闢道路及40公尺橋梁改建。
而為保障拆遷戶權益,市府提出符合民眾期待的以地易地安置計畫及市價補償等方案,並自2017年起辦理家戶拜訪作業,終獲9成以上民眾支持。
2018.9.5 新竹市政府推動懸宕27年的竹光路銜接景觀大道的公道三計畫道路闢建,除已通過內政部都委會審查並發佈實施,為協助被徵收戶在附近配回土地蓋房子,市府也在公道三計畫道路附近向新竹縣府以7.4億元,價購2354坪安置土地,預計下週進行安置基地的整地及公共設施闢建工程,年底完成配蓋地的取得作業。
新竹市府推動銜接竹光路與景觀大道的公道三新闢道路,歷經多任市長、長達27的抗爭、溝通、協調,終於在今年3月底通過內政部都委會審查,並在5月底發佈實施,讓總長560公尺,寬30公尺的公道三新闢道路終於能順利推動。
市府工務處粗估,公道三新闢道路的工程費約2.74億元,道路徵收及補償費約9.76億元,總計12.5億元,道路行經的住家有202名地主及76戶,市府經半年家戶拜訪,獲得9成以上住戶同意支持,並提出安置計畫,包括「以地換地」,或領取徵收補償費等。
為讓公道三新闢道路順利推動,市府已在公道三計畫道路附近,完成向新竹縣府價購安置基地的相關作業,包括花費7.4億元、取得安置基地2354坪的用地,下週也會進行安置基地的整地及開闢8米寬、220公尺的基地道路,並進行相關公共設施工程,做為未來被徵收戶配蓋地之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