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都市的誕生: 1920-2020 台中

一個地方變成城市並非理所當然,台灣已經擁有幾千年原野與農業聚落文明,在這過程中只有幾處農業聚落躍昇為城市,具備城市生活的機能與吸引力,臺中市就是其中一個。

台中市既有考古遺址顯示,四千五百多年前即有先民在筏子溪沿岸定居,對照於世界文明發展史,那時候的古埃及、兩河流域、古印度與中國文明還處於萌芽的階段,很可惜地,我們對台中古文明進展到現代文明所知有限。

直到荷蘭人、鄭成功及清國人從十七世紀初陸續來到台灣墾荒,台中才在台灣由南向北墾荒的過程中出現水利工程與農業聚落,兩百多年的開墾在台中平原創造了多個具規模的農村聚落,都市機能只在鹿港等港口貿易區。

台中變身都市從十九世紀末台灣省城建設開始,未竟的台灣省城後來變成日本殖民政府行政與交通運輸中心,台中市在1920年正式誕生,那一年新誕生的台中市長名字叫做金子惠教,到今天剛好一百年。

台中歷史博物館共識存在嗎?

身為百年都市,台中人有建立歷史博物館的共識嗎?

相較於彰化鹿港、南投中興新村,台中有甚麼?我們有百年中學,台中一中,我們有一甲子歲月的馬禮遜美國學校(中台灣唯一),我們也有七十幾年前來到台中定居的中興大學,這些都市型設施本來都是台中重要資產,但是他們的主事者知道嗎?在意他們身在台中的特殊身分嗎?如果他們在意,我們怎麼到現在還沒有歷史博物館呢?

殊不知,當處處是博物館,人人是城市導覽員,這個都市自然就會有歷史博物總館。反之,當處處是陌生地,人人選擇對過往遺忘,選擇無知,蓋了博物館,又何用呢?我們知道霧峰林家、家大業大,但是我們知道,北屯戴潮春革命史實嗎?

台中第二代火車站超過一百歲了,連同台中公園與第二市場,這些市中心區百歲人瑞對台中人有何特殊意義?相較於鹿港與安平老港,台中港也快50歲了,幾十年下來,進進出出港口的貨物堆起來早已經比中央山脈高了,我們有知覺嗎?台中人對海洋的熱情還在嗎?

沒有共識,就沒有歷史博物館的需求,沒有需求,就沒有建設歷史博物館的必要性。

十幾任市長過去了,我們在日本時代有過產業陳列館、戰後有過台灣民俗館,文英館,新的市政大廳一樓也有城市願景館,就是沒有歷史博物館。來來去去的政治人物,除了出版品外,難道真的沒有想過,這個城市需要一個博物館來裝填都市台中嗎?

台中的中心文化區何處尋?

台中有中心商業區(CBD),且從一個變成好幾個,但是我們有中心文化區(CCD, central culture district)嗎?

文化城中城,除了古蹟與歷史建築、台中火車站、台中公園、台中糖廠、台中酒廠、水源地、大同國小、第二市場、綠空鐵道、天外天劇場、台中州廳、台中市役所外,我們還缺甚麼?缺一個屬於台中人自己的博物館,一處具備歷史、教育、文化、生活、藝術與技術演化的都市生活容器。

一處像羅浮宮一樣的容器,讓世代巴黎人進出,讓世代遊客參訪,讓世世代代你我們貢獻巴黎的經濟與文化內涵。

換句話說,與其討論興建歷史博物館,我們不如先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如何在台中社群中找到博物館的共識。2020年10月17日文化日,讓我們一起齊聚一堂,一起想想。

如果我們可以累積足夠的能量,或許,或許,2022/2030會變得不一樣。

2022年將會是台中歷史博物館(或者直接稱之為台中人博物館)元年2030年,台中人歷史博物館現身。

來自世界各地的好友們,沿著台灣大道一起選逛歷史台中、生活台中、科技台中、景觀台中與港灣台中。台中人可以重新找回已經消失的東大門與西大門特區歷史韻味,中興大學就在南門城外,台中公園的北門城樓上,我們一起透過台中博物館展示櫥窗,建構下一個百年台中,這樣不好嗎?

如果,如果,我們選擇在舊市區興建台中歷史博物館總館,並在大肚山陵線興建台中歷史博物海洋分館,襟山帶海、控制南北的氣勢可以從大肚山兩側同時被看見。

台中城市博物館的內涵

台中城市博物館就是紀錄與傳承過去百年來,台中市晉身都市(city)行列的重要軌跡。包括台中市火車站、市政府、自來水、電力、瓦斯、公路街道、大眾運輸、水利設施、醫療設施、金融機構、宗教信仰、市場、公園綠地廣場、各級學校、銀行、商業設施、工業設施等演化過程,這些設施的出現改變了台中市原來的地景模式,創造了吸引人口進駐市區的動能,進而引動了百年來的台中都市文明。城市博物館更是下一個百年發展的借鏡,一代又一代,都市建設是積極向前,還是嚴重落後?文明的價值觀是造福少數人,犧牲多數人?
 
當我們執著於炒地皮文化之際,我們能否從城市發展軌跡中找到養分,修正後再出發。180多處的古蹟、歷史建築與文化景觀是我們的背景,也是台中歷史博物館的最佳平台會員,誰說,台中文化不能風華再現。
 

2020/6/21 歷史博物館的史觀,誰定義?

歷史博物館如果是官方設立,官方經營,一個顯而易見的難題立即出現: 要用誰的史觀?要收納多長的歷史?

中性的史觀聽起來很迷人,事實上可能不存在。理由很簡單,歷史縱深幾乎是一代又一代的統治者決定當代的史觀,決定甚麼事物重要,甚麼事情應該拋棄。

當代人當然可以說,我們認為甚麼很重要,應該要保存下來,流傳下去,只是這種思維本身就具有霸權的態勢,畢竟人的視野有限,加上個人喜好,同樣一件事情,不同人就有不同觀點,在此基礎上,很多事情根本無法被決定,或者說,只能被有權者決定。

史觀可救人,亦可傷人,要聽誰的呢?

就在今天,我們先動腦籌備。2020/6/13

小虎、何董、本人、建興、格魯克

格魯克6/13補充意見: 

館舍設置上還是要離市區不能太遠,不然會變蚊子館,各大城市的觀光熱點,大概就像台北博愛特區那樣。不能用平衡偏鄉開發思考。 博物館設置可能還是要有思考一下中心目標,內容的想像。」歷史博物館」可能不是好名稱,無感(或是令人容易有枯燥聯想)需要轉譯 。 要先從,有感、看得到的東西開始談論起(當代),或是歷史謎題類(或說八卦)的挖掘討論起。 第1、2、3代物產陳列館,在日本時代文獻記載就是典藏台中文物的博物館、教育館。現在部份館藏流落臺北的台灣博物館。當時的台中博物館有參觀、管理規則。

台中州廳做博物館,有中台灣首都的意義,台中州廳周邊的群落,就是博物館群落,警察博物館(一分局)、州圖書館、學校博物館(大同國小)、醫療博物館(台中醫院第二病棟)撇開既有政策、政治,我覺得州廳最適合做台中博物館。綠美圖比較適合做現代美術館。
 
何董6/14補充:
我的男性祖先來自福建漳州,女性祖先應該是台灣的平埔族。 清乾隆時期渡台祖應該是到台中地區開墾,祖父輩定居在美村路土庫里,除此之外一無所知,因為父親那一代的人沒有留下任何文字紀錄。 我想知道台中當地的歷史故事,卻沒有保存資料研究的對口單位,於是我認為地方應該要有一座歷史博物館。 這個群組的籌備會成立於2020年6月13日。 讓我們同心協力共同來完成這個願望吧!
 
蔡柏全6/14期許:
未來博物館可以不要只有放一堆遺物跟骨骸嗎? 我真的希望小來變成機器人可以在野米田裡的老台中盆地中追逐水鹿,每天也會有老前輩在館舍的大樹下講著我們來不及參與過的臺中,也或者是駕著零戰從水湳飛越大肚山台地的過去,這樣才是有趣還有未來性的博物館,還有要讓小孩們可以趴或坐在主題展示前聽故事畫圖跟討論,不要再用傳統博物館式展示方法增加蚊子館了。
 
2020/9/24 台中市張大春文化局長對此議題表示興趣

 
2020/9/26 兩位台中市繼光街出生長大的七旬老翁對談台中歷史博物館的重要性

 

image

 

台中市立市百年,2020年10月16日台中歷史博物館新聞記者會、迎接台灣文化日 10月17日

2020/10/16 台中市議會廣場

2020年10月17日中國科大李東明博士發表對台中城市歷史博物館想法:

每個城市都需要自己的「城市博物館」。

台中是我大學的成長記憶,從逢甲商圈到台中火車站、從文心路到中港路、沙鹿、梧棲、清水、霧峰、大里......處處都是我們年少輕狂的回憶。

每一段時代,都有屬於時代的回憶。

每一寸土地,都有屬於家鄉的故事。 把屬於我們的故事都留下來,不就是我們這代人該做的事嗎?

東京有江戶東京博物館,展示江戶時代、明治維新乃至現代東京「百萬人都市」的驕傲。 台中作為台灣第一個實行現代都市計畫的都市(日治時期),難道台中不值得一個代表台中人城市博物館? 我支持「台中城市博物館」, 我愛台中,台中是我的第二個故鄉。

2020年10月19日台中市政府江日順科長有感於台南奇美博物館之美,轉而對台中城市歷史博物館有所期許:

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她的外表總能吸引人們的目光,百看不厭;不管是硬體還是軟體,她的內涵始終散發誘人的魅力,百逛不倦。感謝創辦人許文龍先生,用心打造館藏豐富又獨具特色的博物館,並能開放文化資產讓全民共享,傳承文化精神,流傳千古,臺南人很幸福,臺灣人要珍惜。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歷史是城市的記憶。希望不久的將來,也能誕生「臺中城市歷史博物館」。讓臺中城市的重要歷史文物及文化資產,能被充分的典藏﹑保存﹑記憶及傳承,發揮研究及展示的教育功能,也期許「臺中城市歷史博物館」成為深受矚目的地標性建築物。
 
2021年8月4日在北屯五美堂尋找台中歷史博物館-台中百年家族籌備分館事宜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待續~
 

1921年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成立: 大稻埕靜修女學校

「中華民國」國慶日? 讓我們記起「臺灣文化日」!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