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桃園發展工業幾十年後,我們來到這次藻礁爭議的現場。大家追求的目標一致嗎?藻礁保護與興建天然氣接收站會讓桃園環境變得更差,還是更好?這是零和遊戲,只能二選一,還是另有選項。
園藻礁生態體系
桃園自然海岸線全長約為 21公里(來源: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統計107 年度第 2 期各縣市自然及人工海岸線比例一覽表),而桃園海岸的藻礁主要分布北起大園鄉竹圍漁港海岸,向南延伸至觀音鄉及新屋鄉永安漁港附近。
根據臺灣大學戴昌鳳教授研究團隊利用碳十四定年的資料顯示,桃園地海岸線最古老的藻礁約有 7600 年之久,分散在桃園海岸線南北側的藻礁下層(3-5米深)。另一方面,現生藻礁主要分佈在三個藻礁海域:由南到北分別為觀新藻礁、大潭藻礁以及白玉藻礁,其中觀新藻礁(=礁灰岩)面積為最大。目前桃園藻礁生態系的現生藻礁,主要是具鈣化能力的殼狀珊瑚紅藻組成。桃園藻礁海域擁有全臺灣最高殼狀珊瑚藻覆蓋率的活體藻礁。
這是2017年林幸助等人提出工業港與藻礁相對位置圖:
從今年5月以來,因中油在位於桃園大潭藻礁的觀塘工業專用港,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而引發環保團體抗爭,逾百學者陸續聲援,訴求停止開發或尋求替代方案,但是藻礁真的能因此得救嗎?當媒體只出現一種聲音,資訊幾乎來自同一來源時,恐會誤導社會大眾,失去理性討論的空間。筆者嘗試彙整相關科學資料,再加上多年來在桃園藻礁的研究經驗,期望能提供有效保育桃園藻礁生態系的宏觀思維。
長久以來,桃園海岸環境一直在變,不僅水質在變,沙也在動。從2005年以來的航照圖顯示,位於開發區內發現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的G1區(圖一),侵蝕與淤積交互出現,但至少超過一半時間為淤積地形。2005~2008年間歷經數個颱風侵襲,浪帶走沙,位於潮下帶的G1礁體才裸露出來;但2009~2014年間,G1區又被沙掩埋;直到2015年連續2個颱風侵襲北部後,G1礁體才又再度露出。在2001年時,現今觀新藻礁保護區位置原為沙岸,在臺電進水口堤設置後,其突堤效應阻擋了由北往南的漂沙運動,北淤南侵,在缺乏沙源補充下,位於突堤南側的觀新藻礁才裸露出現至今。位於開發區內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的潮下帶G2藻礁外露,也是受惠於兩端突堤的岬頭效應,才使礁體露出。可見淤沙對於桃園藻礁的影響相當大,這也是具有活性的殼狀珊瑚藻僅能生存於有水環境的潮池或潮下帶的原因,因為有水擾動底質較不會被淤沙覆蓋。
這是2018年鄭文燦市長選舉提出的相對位置圖: 他指出,
「扭曲事實會讓問題失焦!」鄭文燦指出,選舉將至,政治攻擊在所難免,但觀塘案是馬政府時期決定,當時他還沒當市長,時任桃園縣長及桃園縣籍立委沒有任何人反對三接,現在卻跳出來大聲斥責;另外,觀新藻礁、大潭海岸是一南一北、兩處不同地點,過去他承諾的是「觀新藻礁要保護、大潭海岸要調查」,立場從未改變
這是2021年公投雙方較勁時,經濟部提出的版本。
這是藻礁保護團體提出的施工計算面積,強力反駁經濟部說法:
中油公司2021年2月提出的施工示意圖:
中油表示,第三接收站已持續投入人力與物力維護藻礁生態,保留觀塘自然海岸,並依2018年10月環評通過的承諾事項,對藻礁生態系進行環境維護及生態監測,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中油指出,第三接收站採迴避替代修正方案,僅使用既有填地興建接收站所需儲槽等設施,並未新增任何填區,對觀塘潮間帶保留現況不予開發,不影響藻礁生態,藻礁會被完整保留。
此外,工業港採離岸配置,以鏤空棧橋方式與工業區連接,經學術及顧問機構以數值模擬及水工模型試驗確認,不影響沿岸流自然流動,可以繼續供應潮間生態帶所需營養鹽。
中油也說,2019年起在大潭海岸清理垃圾,數量已超過99公噸,有效維護潮間帶自然環境生態,此外,中油也在2018年11月成立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監督計畫區生態保育措施執行。
針對環團要求三接移至台北港,中油表示,配合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政策,已針對各方案進行評估,但台北港等案皆無法滿足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的用氣時程需求,以觀塘工業區作為興建第三接收站場址是最適方案。
中油發言人張瑞宗說明,蓋天然氣接收站,除了填海造地築堤,還要蓋基礎設施,整體作業需要10至12年,台電大潭電廠的用氣需求是在2022年底,若現在開始在台北港蓋接收站,最快2033年後才能大致就緒,時程遠遠不符合台電的用氣需求。
中油指出,觀塘第三接收站未來將在2022年10月起供應台電運轉所需天然氣,以及北部新增天然氣市場用氣,並提升台灣天然氣整體操作能力及穩定供氣能力,對整體用電、用氣及環境而言,觀塘案可協助確保電力供應穩定,同時也有助於降低空污問題。
問題、還是提問?
事情有真相嗎?理性溝通還可能進行嗎?這真的只是環境科學、經濟發展與政治派系的角力嗎?還是另有其他勢力的參與?每個參與者的真正利益為何?
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保育團體與能源開發團體的競合之舉。實際運作上呢?為什麼雙方陣營沒辦法在既有法制體制內正常溝通、產生共識?為什麼到頭來,大家只能透過媒體較勁,比拳頭大小。依此下去,拳頭大的人會贏到甚麼?拳頭小的人會全盤皆輸嗎?
問題是甚麼?供需之外,還有甚麼課題值得提出?在一片又一片的非都土地創造支持都市運作的設施,合理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