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都市規劃本來只是少數人的專利,因為在人類文明史上,居住於都市地區本屬特權,只有少數人擁有都市生活經驗,這其中又以京城、皇城、政治中心城市為代表作。

工業革命出現打破這種慣例,都市逐漸成為一般人可接近、甚至可安居樂業的地點選項,從19世紀以降,都市人口急速上升,都市基礎建設逐漸擴充,從街道、鐵路、地鐵到公園學校廣場等設施的出現與擴充,提供居住在都市地區的居民生活便利性與舒適性。勞工住宅、新市鎮、花園城市、林蔭大道、自來水、電力供應等名詞在一波又一波的都市改革運動中現身。

20世紀是都市發展新世紀,一百年下來,居住在都市的人口逐漸超越鄉村與農村地區人口總合,都市化世界已然到來。

台灣當然沒有例外。

這麼多人選擇住在都市,都市生活品質如何維持一定水準變成重要課題,人多口雜,髒亂、吵雜、擁擠人潮如何在都市順利流動,甚至被迫離開等問題在在考驗規畫者的能力與智慧。

可居性與宜居如何達成呢?

對特定階級而言,他們可以輕易透過市場機制滿足需求,住豪宅、庭院深深帶來隔離與安全的假象,對一般市民而言,這種城堡式生活模式當然不是常態,也不可能成為規劃的典範。

豪宅的本質就是排除性高的產物,健康的都市當然不能透過排除性,一層又一層的篩選,選擇特定都市人口。

反之,包容性與多元性才是維持都市生活水準的利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