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據2023年公告的擬定台中烏日地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面積909.88公頃,計畫人口5.2萬人。

涵蓋其內的前竹區段徵收區,根據台中市地政局劃設的都市計畫範圍圖,細部計畫範圍126公頃,納入前竹區段徵收計畫範圍110.71公頃。

如何看懂都市計畫?

如何看懂都市計畫?

圖上有範圍界線,區內有點滴道路與聚落。

從外人角度,這就只是一處會淹水的農業發展地區,透過都市計畫介入,或許有機會創造出適合住商活動的生活區。

但是從在地人角度,這裡可能是累積數百年生活記憶的家園,人口來來去去,有人想改變,有人對改變顯然有不同意見。

前竹地區改造計畫已經醞釀20多年,並非臨時起意。

計畫書的講法是,為了配合旱溪防洪治水的截彎取直計畫,並因應烏日前竹區未來的都市發展及公共設施不足等需求,2002年原台中縣政府發布「擴大及變更烏日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案」,將該地區由農業區變更為住宅區、商業區用地,並附帶條件規定「應以區段徵收方式」辦理整體開發。之後,台中縣府發現計劃書中的區段徵收範圍有誤、公共設施比例過高,於是重新檢討辦理「變更烏日都市計畫(配合前竹地區區段徵收開發)案」,並經內政部都委會2010年第739次會議、2011年第762次會議通過,維持區段徵收的開發方式,計畫總面積110.71公頃,2018年經內政部准予(先行)區段徵收,工程分成四標,預計2025年底完工。

臺中市烏日前竹地區區段徵收工程-臺中市政府地政局

如何看懂都市計畫?

民間版本指出,範圍內還有些許不該納入整體開發的據點,都市計畫的執行顯然沒有得到區內所有權人的同意。

如何看懂都市計畫?

怎麼辦?回頭檢討都市計畫,還是致力於區段徵收作業的細節,避開爭議據點,創造雙贏?

房地產商對烏日地區的改變有整體藍圖,麻雀變鳳凰,似乎人人得利。

前竹區段徵收G14 區段徵收專區烏日區九德段九如段前竹段蘆竹湳段頭前厝段重建段

先後徵收前竹、九德用地串起北屯到烏日黃金軸線高鐵特區金雞母與民共享- 未來城市@天下- 進步城市的新想像

前竹地主們呢?

律師詹順貴出席聲援地主表示,本案區段徵收的依據是2019年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的「變更烏日都市計畫(配合前竹地區區段徵收開發)案」,整個都市計畫的目的就是在配合區段徵收,如同「先畫靶再射箭」。

他說到:「從地方政府到內政部的都市計畫委員會及土地徵收審議小組等等,官員看到的就是地籍圖上的土地怎麼地盡其用,從來都沒看到原本活生生在這塊被他們徵收的土地上的人民。」

這種說法看似公平,因為官員與委員沒人住在此地,根本沒有生活感,即使感同身受,也找不到合理座標,畢竟地主人數眾多,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一方之言不足以涵蓋所有人想法。

規劃者可能會認為,都市計劃看的是整體,區段徵收執行必須關注細節,假設在計畫階段就被細節卡關,很多地區的計畫書圖可能會慘不忍睹。這種說法公平嗎?路不像路,街廓不像街廓?這種規劃模式,台灣真的適用嗎?

土地徵收單位呢?他們面對的是人數眾多的地主、業主與居民,有人贊成、有人反對,區段徵收作業可以只做贊成者土地,排除反對者家園嗎?如此一來,沒參加的變成搭便車一群,不用負擔即可享受現成的道路與公園設施,這樣公平嗎?

2015年8月1日舉辦的第三次公聽會指出,根據4月25日辦理第2次公聽會並辦理區段徵收意願調查,1250位地主,於5月4日截止回收共計有效問卷618份,其中有效回收問卷中,贊成以區段徵收方式辦理開發人數比例為67.64%,不贊成人數比例為24.59%, 贊成者持有面積超過70%,顯示區內多數地主有區段徵收之意願。

2021年底,台中市政府表示,烏日前竹區段徵收案面積110.71公頃,計畫執行預算高達105億元,住宅區有55.22公頃,區內1200多人,有將近8成住戶申請安置措施。經審核結果,有210戶符合安置資格,約占區內總戶籍數74%。其中申請最踴躍的房租補助費,每個月1萬6000元,提供36個月補助,目前累計發放9139萬餘元。此外,烏日前竹區段徵收案,並首創「中繼宅」等安置措施,其中20戶徵收戶,不領租金補助,而是提供「中繼宅」安置。

所以,我們還能怎麼辦?政治人物之外,還有誰有話語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的頭像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台中學研究中心

    台中學研究進化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