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日基本資料
u 土地面積: 43.4平方公里 (台中第10)
u 人口: 7.32萬人
u 行政區: 16里
u 教育: 1私立高中、3國中、8小學
u 都市計畫: 1972年才出現(915公頃、可容納5.2萬人)、1999年增設高鐵特定區計畫(273公頃、可容納2.3萬人)
u 換句話說: 約1/4烏日區土地屬於都市計畫區,3/4土地非都市土地,有計畫的發展區約可容納7.5萬人。
u 這不是一個適合高度開發的地區,卻擁有相當獨特的交通區位條件。
烏日資產與負債解析
n 1959-2000年烏日成功嶺台灣記憶一環
n 耗資53億元烏日高鐵站也是烏日重大資產
n 1966年烏日啤酒廠(50歲),台灣四大啤酒廠之一,年產值60億元,屬於特殊工業區,配合火車站區改造,具備足夠腹地吸引人潮
n 30億元烏日焚化爐,2004年至今
n 19公頃烏日高鐵維修站,台灣三大特殊地景
n 烏日溪南農田上面長滿未登記工廠,上萬人在此上班養家
烏日副都心政策內涵: 尊重在地紋理、修補過往不足,利用既有優勢,打造以商業及產業為主軸的低碳生活特區。
台中的未來:大台中123軌道社會(一條山手線)
烏日副都心3D思維:
l 交通門戶、大眾運輸車站周邊,以既有人文歷史設施為主軸,新設施不應強出頭。
l 都市計畫區允許適度擴張(五光地區),透過設計手段引入相容性、創新之商業與產業設施,力求優質、價廉之住宅社區開發。
l 調整溪南農業區地景,農地工廠轉型輔導,以就近集中為原則,增加污染防治設備,適度農業多樣產業化。
l 利用新舊設施發展商業與產業,抑制住宅型房地產過度發展,以南屯整體開發區為住宅腹地,避免兩地競合關係加劇。
烏日發展利基
n 新國會山莊最佳地點 (成功嶺)
n 凸顯烏大龍地區的區位特殊性(高鐵、山手線及捷運軌道機會),促成台中與彰化、大肚山與八卦山資源緊密連結。
n 利用8車站區,促進資源整合,融合新舊設施 (交通節點)
烏日副都心注意事項
u 善用既有資源,引入交通轉運站、會展中心、物流產業園區、購物中心、兩岸河濱公園、國會山莊等多功能使用。
u 尊重在地紋理,防止房地產過度炒作,帶動地價過度上揚,阻礙資源引入。烏日副都心不是另一個七期,走入此路徑就是副都心政策的結束。
u 溪南、大里樹王等邊緣地區臨時性使用(工廠、農舍)整併入都市計畫之治理框架,採就近安置原則,部分拆遷、部分集中安置、導入汙染防制措施,創造就近就業機會。
u 尊重在地紋理,切勿任意拆除潛在文化資產,包括聚奎居、眷村聚落、站前老街、鋼樑廠、啤酒廠等重要設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