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從林大番開始講起,他是潭子人,可能與摘星山莊林家有些淵源。
一個在農業社會打拼的年輕人,他算是事業有成,在潭子及西屯地區購置將近五十甲的田地,也因為他的成功,他的兒子林泉(1896-1975)得以從小有受教育、知書達禮的機會,十六歲之年就在南屯設立了靜修書房,這是一處利用祖厝設立的漢學校,提供西南屯老少識字與就學的機會。
在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公學校普遍設立後,一般台灣人受的是日本教育,但是對底層台灣人而言,傳統漢文化的思維根深蒂固,對林泉而言,這是他的志業,為了提高自己的學識能力,他遠到上海商務印書館購置圖書,作為上課的參考教材,他也自學中草藥,成為一個鄉里間有醫術的全能中醫師。
台中市政府於2008年出版的台中市志人物志這麼介紹他,
林泉(1896~1975),明治二十九年(1896)出生於水堀頭(今臺中西屯),祖籍福建省漳州府伍社鄉。(註記: 林子瑾先生也有個兒子叫做林泉(1939-),他是七男,八男叫做林肯(1944-))
林泉自幼勤學,通四書五經,且生性節儉,勤奮耐苦,人稱「阿牛仙」。 林泉滿腹經綸,且熱衷於傳授學識。大正元年(1912),自辦「靜修書房」,教導漢學,收門生不論年齡,四歲至二十多歲都有,且不收學費,任隨弟子在逢年過節時,以米、鹽、油、肉作為束脩。若有弟子輟學,林泉必親自到家拜訪,邀其家人一起席地而坐,吟詩誦文,鼓勵其就學。
林泉對書房畢業的學生,都頒予親手書寫的畢業證書,詳細標明學習時間,證書上自稱教頭。林泉仁善為懷,常為人撮合美好姻緣,且兼送嫁妝或聘金,令人津津樂道。 林泉終生奉獻教育,學生有二千五百餘人,可謂桃李滿天下。70 大壽時,門生代表致贈木匾,藉表師恩的浩瀚。
民國六十四年(1975),林泉辭世, 享壽 80 歲。林泉兒子林興隆繼承父志,民國六十六年(1977),創設幼稚園,至今黎明幼兒學校堪稱為臺中市私人奉獻幼教工作的先驅。孫子林金蓮(連)亦繼承祖父教育工作,自編生動活潑的詩經教材,在幼兒園內積極推動學習,深刻感受到林泉誨人不倦的精神和傳統的文化生命在傳承延續。
在日本統治時代可以為了延續傳統文化挺身而出,甚至不惜得罪執政當局,這是值得尊重與緬懷的精神,在林泉先生身上,我們看到抵抗與文化傳承並存的實踐。這樣的精神也傳到他的兒子林興隆身上,他是台中市北區公所上班的公務員,公務之餘也在自家附近田地上興建花炮工廠,這是1968年的事情,土地購至林富田承租的土地。
興隆花炮工廠本來可以安穩地在三厝農場邊成長茁壯,只可惜台灣省政府1975年在此興建了上千戶公務員宿舍與辦公廳舍,整個農村環境起了急遽的變化,在這一年林泉先生過去,林興隆先生唸高工的三兒子林金連嗅到土地使用轉型的機會,他說服了父親籌辦幼兒園,並於1977年8月開始招生,這是典型的家庭事業,也具備當下時代的特性:沒有申請建築執照的營業行為。父親與小孩、女婿們一起全職與兼職地灌溉幼兒園的成長。
故事本來可以在此打住,因為幼兒園開幕了,一個延續祖父精神的幼教設施在自家工廠土地上現身,老舊教室逐漸變成新式建築,因為佔地超過兩千坪,花草庭園也在園方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日益茁壯,隨之而來的當然是受人歡迎的學生報到與不錯的營業額。幼兒園在此階段,沒有土地成本的壓力,應該是賺錢的,也是受歡迎的,雖然對鄰居黎明社區的居民而言,上下學的人潮與車潮的確帶來一些些不便。
歷史如果這麼寫,應該可以用快樂結局落幕。但是,人會改變,改變帶來機會,也帶來危機,黎明幼兒園存廢的種種,就看當事人們如何有智慧地共同面對,一起解決了。當私利與公利糾葛不清,誰是受害人,表面與深層之間,存在很多可能性。
1986年出現的台中市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對整個新生里有了不同想像,農業地景上畫設了一條又一條的道路與現代化的街廓,計畫帶來改變的可能性,重劃則是實踐改變的工具,我們很難回頭,只能盡可能地圍堵傷害,平復受傷、不想改變的心靈。
30年前的台中市規劃者或許認為,既然要現代化,當然就要推平農田,埋鍋煮飯,讓平地起高樓,但是,30年後的今年,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劃經驗中發現,改變是痛苦的,代價不應該只讓少數人承擔。
台灣的都市計畫制度真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但是,就如同空汙水汙一般,覺醒是不夠的,行動才是真理。面對人性黑暗面,贏家可能也是輸家。
留言列表